【社論】為真理作證的勇氣

期數
3921
刊登日期
2019.04.12
主曆
主曆 2019 年 04 月 14 日 基督苦難主日

基督苦難主日和聖週讓人想起耶穌的審判、受難、死亡和復活。關於聖週耶穌受難的讀經和反省,一直提醒信眾,上主曾經接受不公義與不合法的審判。

耶穌的審判完全涉及權力鬥爭。由大司祭等組成的猶太公議會決定要除掉耶穌,因為他們覺察到這位新來的師傅吸引的追隨者人數之多,超乎他們的想像。

當一個到處漂泊的傳道者呼召群眾圍繞他頌唱「賀三納!」的時候,他們深感威脅。古羅馬格言有云:「人民的聲音就是天主的聲音。」可是,在這個時候,他們想不出任何比鎮壓更佳的選擇。猶太公議會舉行了特別會議,以決定這個新傳信者的命運,當然早已有一個未審先判的判決。

比拉多曾經有機會進行公平的審判,但是他最關心的卻是自己從屬於羅馬皇帝凱撒的總督職位。當他被猶太人指責不是凱撒的朋友時,他感到被恫嚇。比拉多作出對耶穌的判決,正因為他意識到自己的總督職位岌岌可危。

然而,弔詭的是,耶穌從未反抗過某個政治權威。他從未渴求權力,反而倡議服務精神、憐憫之心和謙遜的態度。他擁抱痲瘋病人、與罪人和稅吏一起用膳,而且他最親密的助手是漁夫。他為自己的門徒洗腳,並且主張其他人也要這樣做。耶穌時代的宗教領袖未能明白到,要贏得人們的心,唯一的方法是以愛與憐憫之心去觸動他們的生命。恐懼顯然是世界上鎮壓群眾運動歷史中的共同因素。鎮壓是企圖掩飾一個人的恐懼。

猶太公議會懼怕耶穌,而比拉多則懼怕猶太公議會。可是,耶穌從不質疑他們的權柄,相反,耶穌質疑他們對宗教以至天主的虛假理解。宗教領袖希望除掉他,因為他暴露了他們的虛偽。害怕在公眾面前難堪不安,促使他們要封住這個舉報人的嘴巴。這也就導致耶穌蒙受苦難並且被釘死在十字架上。

歷史上不少群眾運動都是為了譴責當權者的虛偽。而鎮壓從來都不是長治久安的解決辦法。耶穌的死亡,為折磨他的人製造了虛假的勝利感,但是他們卻永遠無法把真相埋葬,甚至連掩飾三天也做不到。

無獨有偶,聖週來臨前,香港社會大眾正非常關注一宗審判。長達二十天的審判在去年十二月結束,案中九名社運人士被指曾經領導近年香港最大型的民主抗議運動,他們於剛過去的四月九日被裁定有罪。大批市民二○一四年在金鐘一帶街道請願七十九天,這場非暴力公民抗命的群眾運動,為要爭取香港的民主。香港人追求民主,單靠法院不能解決,政府要有處理此課題的決心。

政府當聆聽人民的聲音,才顯得有勇氣和承擔。非暴力公民抗命肯定不是意圖威脅任何一個政府。耶穌在施虐者面前的沉默絕非消極,卻是顯示勇氣。而為真理作證需要非一般的勇氣和剛毅,因為守護真理總會帶來苦痛。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