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堂建築 與 維修工程

期數
3924
刊登日期
2019.05.03
主曆
主曆 2019 年 05 月 05 日 復活期第三主日

 

按圖放大


 

引言:教堂是基督徒祈禱和舉行禮儀聚會的場所,信徒珍惜教會的禮儀空間和建築設計。

天主教與基督教組成的神學對談小組早前便舉行講座,探討聖堂的禮儀空間與標記。教區古道行小組最近則保育西貢的停用聖堂,期望讓多一些教友前往朝聖,並了解昔日傳教士的努力。

本專頁記錄粉嶺聖若瑟堂擴建工程前的最後一台平日彌撒,以及擴建動土禮的相片。——編者

 

粉嶺聖若瑟堂擴建 信徒暫別和泰街聖堂

(本報訊)粉嶺聖若瑟堂本年四月廿八日剛慶祝本年主保瞻禮,並在區內聖芳濟各書院奉獻彌撒。為配合擴建工程,堂區兩年多前已把主日彌撒移師聖芳濟各書院舉行,近月堂區又在聯和墟聯發街一單位地下設臨時辦事處。

堂區主任司鐸王保誠神父早前表示,期望工程於三年後完成,屆時聖堂會重開。

去年底,教區正式接收位於和泰街聖堂旁的用地(該處先前為政府土地,作為臨時停車場多年),並移交聖若瑟堂區,並於去年十一月舉行動土禮。出席者包括已故楊鳴章主教(本年一月離世)、教區總務長和擴建工程公司代表等。

該堂區的平日彌撒改為在粉嶺安樂村安樂門街十號舉行,主日彌撒則在區內的聖芳濟各書院舉行。去年十月廿九日,堂區在和泰街聖堂舉行工程前最後一台平日彌撒。

擴建前獻彌撒 教友都感不捨

在擴建工程前和泰街聖堂最後一台彌撒中,王保誠神父講道時重提六十多年前的歷史,「賴法禹神父起這聖堂,白英奇主教說聖堂真大,在哪裡找得那麼多教友,今日我們知道答案」,堂區的發展令現有活動空間不足,故有擴建需要。

王神父表示為配合擴建工作,堂區的禮儀和活動需要暫時遷移到其他地方,他感謝教友協助,讓搬遷順利進行。王神父表示「感謝天主, 有不同的教友服務堂區,這是天主賜的禮物」。堂區早於二○一六年已把主日彌撒改往聖芳濟各書院舉行,王神父說「搬到中學後,有更多教友出席彌撒」。

聖若瑟堂堂區牧民議會會長張錦宏於該台彌撒後對本報表示,「雖然等待擴建過程漫長,但終能實現十分感恩」,希望堂區上下體諒暫時的不便。張錦宏說,主日彌撒遷往聖芳濟各書院後,每台彌撒的平均參與人數,由原來約一百人增加到近一百五十人,這同時加強了堂區與學校的關係,增加合作機會,「如明愛賣物會堂區預售後,學生緊接在校內推廣,使賣物會成效更大」。

當天早上彌撒後,多位教友接受訪問時表示不捨要暫別這間小石屋的聖堂,但期待擴建後堂區的新面貌。

在堂區任司琴的Catherine表示,堂區陪伴她二十多年,雖然四週環境有所改變,但堂區是個家,大家一起成長。

近年加入聖若瑟堂的高太和慕道朋友都表示「聖堂見證我們加入教會及充滿回憶,我慕道後到現時仍會每星期一起參與彌撒」,她們一起成長, 所以對聖堂充滿感情,更期望擴建後再次回聖堂相聚。

已在聖若瑟堂生活有三十九年的梁女士見證聖堂的轉變,也有難忘回憶「當年自己在此聖堂舉行婚姻,細女的婚禮同樣在此聖堂舉行」, 早年婦女會以茶座服務為堂區籌款亦記憶猶新。(明) 

 

教徒建築師吳永順 分享心靈空間重置

 建築師吳永順過去曾協助本港不同的基督宗派進行教會建築的維修、重建或新建項目,他去年七月於香港中文大學天主教研究中心舉辦的禮儀空間與建築研討會上, 分享他過去處理不同教會建築項目的心路歷程。

本身是天主教徒的吳永順以不同的案例去說明,隨著社會及教會的發展,教會對建築及室內環境的要求亦有所不同,如八十年代後期,「不少聖堂都要安裝冷氣而作出不同程度的裝修或維修」,如大埔聖母無玷之心堂、紅磡聖母堂等, 除了要顧及實際用途, 亦要處理教堂內空間的運用以營造神聖的氛圍。故在設計過程中,要「營造教會的標記及氣氛」,所以會「利用光線、圖案,特別是彩色玻璃窗」營造祈禱的氣氛又能帶出當中的聖經片段。而且要顧及一些教會的傳統,如「洗禮池的擺放位置,傳統洗禮池要面向聖堂入口,用作提醒信眾入門聖事的意義, 而且洗禮池內的水是流動的水,不可是一潭死水」。

設計天主教建築與基督新教建築時,要按不同宗派的傳統去運用不同標記或圖案,「天主教的傳統有大量的標記、聖像可以去運用,相對會較容易處理」,「而基督新教則要留意以避免出現聖像或有苦像的十字架」。但有時情況會有例外, 如聖公會有一個重建個案,「在設計之初負責人已經表明可加入如大公教會的彩繪玻璃窗」。

在處理尖沙咀玫瑰堂於九十年代初的維修時,採用了當時仍未流行的古蹟保育及修復概念去進行,「由於玫瑰堂在早前安裝冷氣系統時, 把整個聖堂的天花加上像辦公室一樣的假天花, 把喉管隱藏,完全破壞了整個聖堂的尖頂天花設計及哥德式的彩色玻璃」,所以在維修時要用上更多精神去恢復它本來的面貌。

吳永順在會上提及由於本港的土地面積有限,所以新建成的聖堂都不能像外國般,「單純只建築一座聖堂」;當局批地時多要加入其他社區設施,「如幼稚園、社區中心或住宅等」。故部份個案要滿足不同的需求只好選擇拆卸重建,「但重建過程並不容易,要保留一定歷史記憶」。對於不同的反對聲音,建築師要協助解決及處理不同的不滿,從而提出一個令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吳永順特別提到一個案例:在二○一○年重建的銅鑼灣中華基督教會公理堂,是一個處身於鬧市中的教會,應如何去為鬧市建構一個屬靈的空間,教會的標記十字架又應該放在哪裡讓人認出是主的地方。因為會重建成一座二十多層的大廈,所以以其中一面大廈外牆作重心,把十字架放在大廈的平台層,讓街外人及聚會的信眾都能看到十字架,而整個外牆以耶穌受洗後的片段,有聲音及光從天上射下來,主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又有聖神以鴿子的形象降在耶穌身上。故外牆以兩條銀線引下,以作從天上射下來的光,又以中華基督教會的英文縮寫「C C C」化作一隻鴿子從天上降下,就像聖經的片段中一樣。而在重建過程中,有一個小插曲成就一段修和共融的經歷,當工程開展後,發現旁邊的大廈部分外牆的冷氣伸到所屬重建工程的地盤範圍內,建築人員按程序要求拆除,但旁邊大廈的人士到教會抗議,要求教會關愛鄰人,不可因重建工程擾民,故教會人士要求建築師吳永順更改設計,以達至雙方共贏的局面,吳永順思考了一個星期後有訂案,決定修改原有的大樓線條,避開受影響的部份,雖然會造成一個缺口, 但建築師在缺口上加上一個十字架的標記,「好像在傷口上貼上一塊膠布作治愈,亦以這個十字架去修補與鄰里的關係」。而相關教會人士輾轉收到短訊,原來這道傷口,成為一個可以在維港上空看到的一個十字架,一個教會修和共融的標記。(明)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