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區開啟傳教節活動 談修院角色與《夫至大》牧函

期數
3925
刊登日期
2019.05.10
主曆
主曆 2019 年 05 月 12 日 復活期第四主日

(本報訊)教區傳教節慶典專責小組五月五日假聖神修院大聖堂舉辦講座,從一百年前頒布的《夫至大》宗座牧函,帶出傳教精神和修院的培育使命,同時為十月傳教節的連串活動揭席幕。

本年是教宗本篤十五世頒布《夫至大》牧函一百周年,教宗方濟各訂定本年十月為「特殊傳教月」,鼓勵眾人履行傳教使命,而本地教會十月的傳教節亦呼應牧函精神,開展多項活動, 其中五月五日的講座題為「傳教思古之情」,約二百位來自不同堂區和天主教聾人牧民小組的信徒參與。

講座上,傳教節慶典專責小組主席林祖明神父說,小組期望藉著連串活動,去喚醒教友更珍惜信徒身份,深化傳教角色和與天主的關係,從而轉化為福傳行動。

林神父指小組已開展「傳教大使」計劃,邀請堂區派代表接受福傳培育,再回到本身的崗位上深化福傳工作。大使計劃會為參加者提供靈修培育,包括今夏「古道行」的西貢朝聖,感受昔日傳教士的精神;以及到思維靜院退省。

林祖明神父又從聖神修院的人與事回應《夫至大》牧函,他指聖神修院前身「華南總修院」的成立,實現《夫至大》就培育本地神職人員,以建立地方教會的願景,而當年的修生便來自華南以至東南亞地區。他指修院的中國式設計亦體現本地化,建築參照故宮的風格,同時把中式建築標記賦予信仰意義。

《夫至大》牧函推動本地化

談到《夫至大》牧函的背景,另一講者馮仕宗執事指本篤十五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教會重新思考國際關係之際,提出當培育本地聖職人員去領導地方教會。馮執事說,牧函鼓勵傳教士無畏懼地服務,同時實踐慈愛精神;而平信徒也分享傳教使命,當中亦肯定婦女的貢獻。

講座後的聖神修院導賞由修院修生帶領,參觀修院的基石、昔日廣東修生聚集地(「廣東門」)等景點。

湯漢樞機鼓勵福傳

隨後的明供聖體由香港教區宗座署理湯漢樞機主持,他在講道中強調,傳教應具備「信、志、學」三個幅度,信徒應透過祈禱加深信仰,團體分享和培育加強傳教決心和學問,當中透過教會報刊、課堂、聚會學習,「一心一志,時刻加深信仰」,履行領洗後的傳教使命。

參與活動的聖瑪竇宗徒堂福傳組組長彭袁麗紅對本報說,堂區信徒應關心鄰里,並應為福傳裝備自己。她指福傳組向屯門居民派發福傳單張,邀請他們參與聚會;同時也邀請教友總會成員為堂區主持福傳工作坊。

教友總會會長黎育輝對本報說,總會本年將深化為堂區舉辦的福傳工作坊內容,例如加入教宗方濟各的主教會議後勸諭等。她又鼓勵信徒回應《夫至大》牧函,視領洗為天主的禮物並參與福傳工作。(鄧)

•傳教節網站:https://mission.catholic.org.hk/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