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講道】聽主呼喚 與主聯合 不怕艱苦 為主作證

期數
3925
刊登日期
2019.05.10
作者
左旭華
主曆
主曆 2019 年 05 月 12 日 復活期第四主日

復活期第四主日 為聖召祈禱(丙年讀經) 

讀經一:宗十三 14,43﹣52 ∣ 答唱:詠 100 ∣ 讀經二:默七 9,14﹣17 ∣ 福音:若十 27﹣30 

在復活期主日聖道禮中,上主藉著祂的聖言, 堅強我們對祂的信德,也加強我們渴望對祂委身的程度。

聖若望福音記載, 耶穌是善牧, 善牧為羊捨掉祂的性命。我們可以想像,本主日的福音內容,對耶穌時代的猶太人領袖,可產生多麼大的衝擊。耶穌曾經說過:「我認識我的羊,我的羊也認識我。」(若十14 )又說:「我的羊聽我的聲音,我也認識他們,他們也跟隨我。」(若十27 )從來耶穌與門徒之間的對話, 都是建立在彼此共同的經驗和知識上。耶穌基督和那些願意聽從祂說話者的關係, 用當時鄉下處境中大家所明白的例子,就是牧羊人與羊的關係。

由於耶穌基督真復活了, 顯示出基督已經戰勝死亡,我們以信德跟隨祂,就永遠不會喪亡,也可以得著祂所承諾賜予我們的生命。這原是天父託付耶穌基督的使命,「我那賜給我羊群的父,超越一切,為此,誰也不能從我父手裡將他們奪去。」(若十29 ) 耶穌為要完成這使命, 祂奉獻出自己的生命以至於死,耶穌對我們的愛就在此顯明了。聖史若望在福音中強調天父與耶穌基督之間的關係,「我與父原為一體」(若十30 )。這就是福音中耶穌覺知祂自己就是默西亞的基本事實, 也是我們得以同耶穌基督聯合的重要基礎。

從若望福音往後的記載可見,善牧這個主題,展開了耶穌和猶太人領袖間的衝突,也加深了耶穌將要面對死亡的威脅, 這主題亦促使後來早期基督徒飽受多番迫害和痛苦。作為宣道者,需具備無比魄力去面對種種困難,今天讀經一宗徒大事錄所記載的事蹟就是個好例子。當救恩藉著宣講臨到渴慕上主的人時,享有特權的當權者以及宗教排他者就自然感到不安。這些宗教既得利益者不願意貢獻自己去服務他人,卻最愛操控別人,正如經文中猶太人挑唆那些敬畏天主的尊貴婦人和城中要人一樣。聖保祿宗徒和巴爾納伯明白到上主是外邦人的光明,他們甘願為福音付上代價,最終遭受到迫害和驅逐。(宗十三50 ) 

今天第二段讀經若望默示錄的背景, 是講述基督徒團體受到猶太人和羅馬人迫害;此外,經文也指出有關基督徒團體的普世性,「我看見有一大夥群眾,沒有人能夠數清,是來自各邦國、各支派、各民族、各異語的、他們都站在寶座和羔羊面前,身穿白衣,手持棕櫚枝。」(默七9)基督徒信仰獨特之處,就是能夠在困難境遇中,勇於接受艱苦考驗。讓我們回到信仰生活,多少時候我們會置身於不公義秩序的窄縫,這意味著天主使我們有機會貼近那些正在飽受痛苦的人,「從他們的眼上拭去一切淚痕。」(默七17 )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 不要在審判之日,讓上主發現原來我們的眼睛是乾的, 因為我們從未經歷過與那些哭泣者一同哭泣! 

主日講道由慈幼會張心銳、道明會左旭華、香港教區黃君右及耶穌會黃錦文四位神父輪流執筆。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