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羅林告訴中國官媒:與中國對話逐漸見成果

期數
3926
刊登日期
2019.05.17
主曆
主曆 2019 年 05 月 19 日 復活期第五主日

(梵蒂岡新聞訊)聖座國務卿帕羅林樞機在接受中國官方媒體《環球時報》專訪時指出,「今年在全中國平和地舉行了復活節禮儀,而且梵蒂岡代表團參加了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這都是在中梵關係上積極發展的標記」 。

這篇訪談於五月十二日在該報英文版網站上刊登,記者是郗士(Francesco Sisci)和張玉(Zhang Yu,音譯)。帕羅林樞機首先談到在簽署主教任命臨時協議後中梵關係的進展,指出:「雙方清楚意識到,這項協議是一段漫長旅途所取得的成果,但更是一個起點。為了中國天主教團體的益處及整個社會的和諧,我們現在能夠憑著信任開啓更大合作的新階段。溝通的渠道正在發揮作用,有些因素表明雙方間的信任有所增長。」

樞機表示,「我們正在開創一種積極的方法,但它肯定還要加以完善,我們希望能逐漸取得具體的成果」;「我們必須一起行走,只有這樣才能治愈過去的創傷和互不理解,向世界表明,即使彼此的立場相距甚遠,也能達成富有成效的協議。我願重申教宗方濟各很重視的一個觀點,即對話的真正性質。在對話中,雙方的任何一方都不應放棄自己的身份認同和自身工作的本質」。

回應教會內部反對聲音 強調尋求持久解決方案

談到教會內部反對臨時協議的聲音,帕羅林樞機回答說,「在中梵關係上以各自的觀點和掛慮持有不同的立場且提出不同的方案,是件正常的事。因此,對於在中國和其它地區的教會內部出現的批評,不必感到驚奇,這些批評是針對如此長期交涉後所出現的前所未有的開放空間」。

樞機稱,「但我也可以說,我們正在設法尋求持久和各方都能接納及受到尊重的解決方案」。

帕羅林樞機最後談到聖座與中國能夠合作的領域,包括促進和平、對抗貧窮、環境和氣候緊急情況,以及移民、科學進步的道德問題、各民族的經濟和社會發展。

•訪問全文見《環球時報》網站:http://www.globaltimes.cn/content/1149623.shtml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