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合力維護生命

期數
3927
刊登日期
2019.05.24
主曆
主曆 2019 年 05 月 26 日 復活期第六主日

五月三十一日聖母訪親節,也是教區第三年舉辦維護生命日。

在不少海外地區,都有維護生命遊行,他們特別關注未出生的胎兒,因為胎兒的生命尤其脆弱,真真正正的是無聲的一群,最無力為自己的生命申辯。

在這類遊行背後,其實是一份尊重生命的提醒。

去年十二月各地紀念世界人權宣言七十周年之際,在羅馬的宗座額我略大學便舉辦題為「當代世界的人權:進展、疏漏和否定」的國際研討會。

教宗指方濟各向大會致信函時便指出,不幸的是「今天世界上依然存在各種形式的不公義現象」,基於利潤的經濟模式毫不猶豫地利用、拋棄甚至殺害人;一部份人生活富裕,另一部份人卻看到自己的尊嚴被否定、鄙視或踐踏,其基本權利被忽視或侵犯。

一如教宗所說下去的,這些人權受忽視的群體,就是被剝奪生命權的胎兒、強迫失蹤的受害者及其家屬等等。

生命自受孕一刻開始,然而在現代社會中,人們在考慮是否接納生命時,便有著其他不同的考慮,例如夫婦二人是否願意調節生活方式以迎接新生命,工作時間能否配合育兒,家庭經濟能否負擔。這些都是常聽到的掛慮。

要面對這些掛慮,先要確立的是,生命優先於一切,生命是天主的禮物;其次,是如何培育當事人明白和接納這價值觀;再者,也是很重要的,是社會大眾,特別是基督徒團體,應當對有需要的家庭提供一定的支援。

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便提出家庭工資(或是其他社福機構提出的生活工資)的訴求,還有要求設立最高工時讓父母可享有基本的家庭時間。好些機構亦營運著宿舍,讓遭遇困難的年輕孕婦,有居所等候胎兒誕生。

維護生命除保護胎兒與家庭外,安老、善終都是重要的議題。

已故楊鳴章主教二○一七年在履任教區主教的祈福彌撒中,便提到香港社會需要關顧的兩個群體:長者與青年。「可惜很多家庭中,只能有配偶間互相照顧,而他們本身都已年邁,亦缺乏關係網絡和其他支援。」楊主教在彌撒中的講道辭言猶在耳,但兩年來香港社會仍不時傳出年邁夫婦互相照顧,卻產生出一些家庭悲劇。政府提供合適政策和服務是必須的,它的安老政策是否合宜?服務是否足夠和到位? 

談維護生命,是出於對生命的愛,這愛推動我們敢言而要求社會政策和福利的改善,也要求我們關懷身邊有需要的人。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