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小品】觀賞「利瑪竇劇」後感

期數
3927
刊登日期
2019.05.24
作者
黃漱芳
主曆
主曆 2019 年 05 月 26 日 復活期第六主日

我從沒有看過這麼大型、莊重、精神質素高的天主教音樂劇,加上那內容豐富、詳盡的場刋、內更夾著一根乾麥穗,令我震撼。我好奇,一位神父如何能推動到一群娛樂界、專業界人士去創作這大型信仰歌劇?只因他被利瑪竇傳教士的精神所吸引,而作了這個夢吧!找著了劉松仁為創作者,因著精神的感染,令劉氏毅然接受這使命,放下自己的工作,以四年時間成就了這音樂劇。

劉松仁在場刋中表示,他驚訝恩保德神父竟選了一個對歌舞、舞台劇沒有認識的他,去挑起這音樂劇的大旗,目的為達到福傳、達到一個佈道會的效果。就是這份被信任,使劉氏決意接受這使命。啊!信任的力量是多麼大呀!就如耶穌信任對自己認識膚淺的十二徒一樣,日後竟成為教會的楝樑。而劉氏在恩神父信任的邀請下,雖然他自認白紙一張,天主就透過這份無條件的信任,把一個一個需要成就這事的人,都帶到劉氏跟前。看到各專業人士、台前、幕後者的投入、認真的貢獻、精采的表演,令人肅然起敬。

為何劉氏會如此熱中去做這事,他表示恩神父的哲理、教誨影響他做人的態度,影響他的人生觀、世界觀,影響了他對物質、名利追求的態度:令他可以面對人生中種種困難,更因著神父的寬容,讓他回歸天父身邊,把多年來一直孤芳自賞、自鳴得意、目中無人的自我,回歸平凡, 成就了今天的他,自覺是他生命的大恩賜。這是多麼感人的故事 。

從劉氏的自白中,我體會到人心是多麼渴願尋找生命的意義,當還未找到時,才會把名利、金錢、地位⋯⋯等偶像成為人生尋求的對象,雖找到了這一切,卻仍不能滿足內心的渴求,甚或成為精神上的累贅。當生命的意義被吸引後,整個人自會穩定下來,活在平安、喜樂、自由中, 再別無他求。正如耶穌對撒瑪黎雅婦人說的: 「凡喝這水的,還要再渴;但誰若喝了我賜與他的水,他將永遠不渴﹔並且我賜給他的水,將在他內成為湧到永生的水泉。」(若四13-14) 

劇終謝幕時,我被台上台下一齊揮舞那根乾麥穗所觸動,想到四百多年前,懷著熱愛天主的耶穌會神父利瑪竇,不惜艱辛遠渡重洋來華, 為將福音喜信帶來我們這神州大地,廿八年的奮鬥,排除萬難,將自己完全貢獻,努力不懈用盡各種方法宣揚喜信,因著他前衛的思想被誤解, 他的苦心經營,結束於禮儀之爭中,我婉惜。但利瑪竇的順命、忍耐、等待、以播種的精神傳留後世。再想起了耶穌的話:「一粒麥子如果不落在地裡死了,仍只是一粒﹔如果死了,才結出許多子粒來。」(若十二24)想到這裡,我的眼不自禁地泛起了淚水。我彷彿聽到利瑪竇呼籲、要為宣揚福音的喜訊吶喊。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