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講道】腳踏塵世 心繫天鄉

期數
3928
刊登日期
2019.05.31
作者
張心銳
主曆
主曆 2019 年 06 月 02 日 耶穌升天節

耶穌升天節(丙年讀經) 

讀經一:宗一 1﹣11 ∣ 答唱:詠 47 ∣ 讀經二:弗一 17﹣23╱希九 24﹣28,十19﹣23 ∣ 福音:路廿四 46﹣53 

小時候,每逢週末, 家人都喜歡帶我到啟德機場觀賞飛機升降,先進科技的製成品向著蔚藍的天空騰飛,總給人目不暇給的感覺。不過,當飛機在頭上經過,感覺它快要掉下來一樣,幼小的我便會抱頭大哭。耶穌升天節的福音,描述宗徒們看見師傅上升高天,但他們沒有悲痛哭泣,反而歡欣喜樂,還在聖殿裡稱謝天主(路廿四52 )。師傅跟門徒告別,本應是生離死別的事,試問喜樂從何而來?宗徒們的喜樂是因他們將開始傳報救恩的喜訊,並準備領受聖神(路廿四49 )。 因此,有一個傳統的說法,由耶穌升天(星期四)到聖神降臨節是教會首個的九日敬禮。

請不要忘記耶穌升天不是獨立的事, 升天是整個死而復活的奧跡裡裏的一部份。主的復活和升天本是同一的事實— —進入永遠的光榮;祂在復活後,「讓門徒對復活的主給予歷史的見証」(《天主教教理》656),使我們能分享這種能穿越死亡, 死而復活的愛。所以,基督的苦難,不能與復活升天分割;因為祂「被高舉在十字架上也已是升天的開始」(《天主教教理》662)。簡而言之,基督的苦難及復活升天,就是「當我從地上被舉起來時,便要吸引眾人來歸向我。」(若十二32 ) 

耶穌在升天時要求宗徒,「你們就是這些事的見證人。」( 路廿四48 ) 聖史路加以一幕大特寫,強調「見證」是宗徒及教會的使命。同樣,在第一篇讀經耶穌和宗徒們到伯大尼村莊附近的橄欖山上,他們呆立望天(宗一11 ), 那時天使顯現並告訴宗徒不要只望著上天,應該回去耶路撒冷作見證。

「殉道」一詞譯自希臘字martyr,原義為「作證」或「證人」。見證人就是將對某事的認識,好使法官或裁判團能正確地決定真理。見證人對真理的肯定,甚至到達殉道的程度。那麼,我們應如何成為主的見證人,以下有三點: 

(一)默觀基督:耶穌升天時囑咐門徒:「我和你們天天在一起。」(瑪廿八20 )主的升天把我們的目光帶到天上; 幾時我們覺得無助與孤獨,眼光總是放在自己身上。耶穌的升天擴闊我們的視野, 使我們不只局限於現在,也展望將來。當懷著主對我們的信任,自然有福傳的心火。

(二)見證基督:基督徒在生活中的榜樣,是主在世臨現的記號;我們把天國臨現人間責無旁貸。今天香港的社會, 需要我們在重要的事和議題上表達教會的立場。我們有否了解社會的法例、民生、家庭或勞工的問題?我們又如何在精神上和靈性上表達對社會的關懷?這些社會議題,不應只視為「政治」,而置身事外; 這都是關懷人的措施,因此應對這些議題作出認識、理解和行動。我們見證基督便需進入生活的現實;心繫天鄉,而不「離地」。 

(三)宣講基督:按褔音的訓示, 基督徒盡力解決精神上,和肉體上的艱難困苦後,也不能只關心現世而忘記天鄉。我們不單見證信仰,也讓別人體會「終極關懷」,就是有富於慈悲和憐憫的主。我們做善事,但不要忘記最後是天主才能幫助,滿足一切人的需要。在尊重信仰的自由下,我們不應隱藏或害羞,而且有責任向別人介紹慈悲的主。 

總結

我們都是天主慈悲的見證人,讓我們從默觀、見證和宣講中,能由內到外,由靜至動的過程中,體會主對我們的派遣, 能「腳踏塵世,心繫天鄉」地生活。

主日講道由慈幼會張心銳、道明會左旭華、香港教區黃君右及耶穌會黃錦文四位神父輪流執筆。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