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研究中心講座探討聖堂空間規劃演變

期數
3929
刊登日期
2019.06.07
主曆
主曆 2019 年 06 月 09 日 五旬節主日

(本報訊)中文大學天主教研究中心五月十八日於校園舉行講座,主題為「香港天主教堂空間規劃的歷史」,主講的學者指出,香港天主教會興建不同形式的聖堂和服務社會的建築物,以回應時代需要。

是次講座主講者、天主教研究中心名譽研究員、日本九州大學藝術工學研究院福島綾子博士剛於五月進行有關香港天主教聖堂的調查,她研究全港現有、已不存在或停用的三百六十個傳教站、聖堂、小堂及彌撒中心。

福島綾子說,從一八四二年至今,香港天主教會的建築物,因應社會需要而轉變,其中於十九世紀中期至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聖堂多為單一建築物,旁為神父宿舍和學校校舍,設計以便居民使用;亦有小堂建於校舍內以服務學生。她指不少教堂建築物具備不同用途,如附設於學校或社會服務機構的彌撒中心,例如於六十年代是聖若翰堂和聖雲先小堂,共有廿四間,以解決香港地少且貴的情況。

她說,在二十世紀五十至六十年代,教會照顧大批來港難民,聖堂因此設有校舍、託兒服務、診所等,配合難民的生活及兒童學習需要,共有十四間,部份仍保留聖堂用途;當聖堂結合了學校用途,便具備較大面積,可容納較多信眾參與禮儀。她說,六十年代不少教堂多為彌撒中心,中心設於學校內,以減輕建築成本;至七十年代新界新市鎮落成,政府劃一設計新市鎮的校舍,教會亦於校舍附設彌撒中心。

福島綾子說,在八十年代至千禧年,教堂與學校共用空間;至二○一○年代,教會重拾昔日做法,在校內設置聖堂,例如是剛於二○一七年祝聖的明愛專上學院小聖堂。她又指聖堂空間隨著人口變化不斷轉變,有聖堂為應付信徒增加而擴建,例如目前擴建的粉嶺聖若瑟堂,完工後綜合教會及社區用途。

答問環節上,福島綾子被問及教會建築的特色時,她認為在不同時期,教堂在有限資源下作廣泛用途,反映教會當局以至信徒均善用每寸空間傳教與服務社會。

舊生參與保育計劃 研究利瑪竇宿舍歷史

講座又邀請香港大學利瑪竇宿舍文物保育徵集計劃的聯席召集人梁迭起及成員作回應嘉賓,分享宿舍歷史的保育與大學教育的互動。

梁迭起指出,利瑪竇宿舍由一九二九年開幕以來,作為耶穌會傳教與學術的基地,於戰前及戰後均有耶穌會士在香港大學任教地理和經濟等科目;宿舍內設圖書館,館藏珍貴,不少是戰前置入,「藏品反映當時的耶穌會士如何看知識,以及大學所需要的知識」。該計劃由舊生和宿生等發起。

梁迭起指二戰時不少校友因參與香港義勇防衛軍而犧牲;校友亦貢獻法律、政治和文化等界別,早年寄宿的泰國神父Ratna,返泰後成為當地教區的主教,「利瑪竇宿舍所培訓的人才,不止在港福傳,亦在整個東南亞也有影響力」。

利瑪竇宿舍內設有上智之座小堂,該計劃成員梁津熙指出,小堂給予學生靈性滋養,是祈禱與信仰培育的場所。

天主教研究中心主任夏其龍神父會後對本報說,講座邀請福島綾子從宏觀角度談香港天主教會的建築物,又以利瑪竇宿舍設置小堂的例子,作為微觀了解天主教會在不同方面的貢獻。

此講座為該中心「二十世紀香港天主教會歷史講座」系列之一,由教區檔案處及公教報合辦。(高)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