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講道】望斷天涯路
常年期第十三主日(丙年讀經)
讀經一:列上十九 16, 19-21 ∣ 答唱:詠 16 ∣ 讀經二:迦五 1, 13-18 ∣ 福音:路九 51-62
連日梅雨, 輔大校園的夜,難得清爽。新甜的空氣,在我的胸腔韻律舞動。
行雲流水的琴音,在仲夏的夜空迴蕩。今夜,寫作是至深的喜悅。
回憶的小舟,航進時空的河道, 溯流而上。記憶的卷宗,在眼前淡入淡出。上個世紀,為回應主的召喚,毅然放下一切,寒風中南飛獅城,開始耶穌會的初學生涯。心,隨著季候風南渡, 獅城熱烈相迎。廿九載修道旅程,伴隨默觀的節奏,恍若維港的海流,注入心靈海洋深處,探索靈性大洋的奧秘。
本主日第一篇讀經,記載天主命厄里亞先知,召喚厄里叟,繼承其先知的使命。厄里亞將外衣披在厄里叟身上, 象徵召喚他為入室弟子。厄里叟未有半點遲疑,立刻捨棄一切,回家設宴,告別族人後,跟隨厄里亞,繼承其先知職務。厄里叟全心委順、即時回應,為後世立下回應聖召的榜樣。
第二篇讀經,聖保祿宗徒闡釋受召的意義。基督以愛召叫門徒,為得主內的自由。自由,並非為滿足偏情私欲的藉口,而是為與主結合,度天國的聖潔生活。聖神賜恩寵,保守蒙召的人,助其憑藉信、望、愛,戰勝私欲背後的黑暗勢力。基督徒受召,參與建設天國。天國的旅途,此生已上路,卻在永恆達致圓滿。沒有愛,人無從回應召喚。愛永不獨善其身,而是兼善天下:愛己、愛主、愛人,是回應聖召的基本抉擇。
本主日福音,記述耶穌前住耶路撒冷,為完成聖父的救恩計劃。聖史描述三個受召的事跡。第一位受召者已完全準備好,願意為天國奉獻一切,所以對耶穌說:「不論你往那裡去,我要跟隨你。」耶穌的回應,委實出人意表: 「狐狸有穴,天上的飛鳥有巢,但是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方。」對慷慨獻身的人,耶穌提出警告:做我的門徒,必須放棄安逸的生活,甚至沒有枕頭的方寸之所。
主耶穌主動召叫第二位,得到的回覆是:「主,請讓我先去埋葬我的父親。」耶穌的回答看似極為嚴厲:「任憑死人,去埋葬自己的死人罷!至於你,你要宣揚天主的國。」主並非要求人違反倫常,棄亡父的後事於不顧,而是指出聖召要求人準備犧牲性命,如果受召者沒有犧牲的決心,就如同死人, 唯一能做的,便是埋葬自己的同類—— 死人。犧牲生命的決斷,是宣揚天國的基本條件。主以其加爾瓦略山的苦路旅程,為此奠下完美的典範。
第三位受召者願意回應聖召,但心中有所保留:「主,我要跟隨你;但是,請讓我先告別我的家人。」主以斬釘截鐵的語調回應:「手扶著犁而往後看的,不適於天主的國。」猶太人如同中國人,親族間的關係非常密切,往往成為答覆聖召的羈絆。如果願意,不要等待明天,此刻便須回應。天國路上, 只有一個方向。
一萬天無聲流逝,廿九載上下求索,昂首前程,望斷天涯路。今夜無星無月,校園燈火闌殘。天國途上,滿溢平安。
- 主日講道由慈幼會張心銳、道明會左旭華、香港教區黃君右及耶穌會黃錦文四位神父輪流執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