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艷的導賞

期數
3933
刊登日期
2019.07.05
作者
丘建峰
主曆
主曆 2019 年 07 月 07 日 常年期第十四主日

偶然的機會,與一群教師參觀坑口聖安德肋堂。這是香港教區最新的一所聖堂,設計很有心思,因此得悉有機會導賞參觀,自然抓緊機會。

在星期五早上,為我們導賞的黃小姐,把有關聖安德肋的聖經事跡、聖堂按若望福音設計的種種以及堂區小史,娓娓道來。態度端正,講解清楚,不用看稿因為已經說過上百次,但又沒有講過上百次的機械與千篇一律。

講解完畢後,向黃小姐道謝之餘,順便詢問一下,她是否受過神學訓練。她說沒有,我就更加佩服。談到蓮花狀聖洗池,空墳,預嘗天國的盛宴等等,沒有讀過神學,要有條不紊地向別人說明,就更加不容易,要加倍的努力了。

原來,在聖堂建成後,由於參觀者眾,曾經有二十位導賞員,現在需求減退,還有三位擔當這份義務工作,就會這樣的日子來為我們做導賞了。

我固然欣賞黃小姐投入這份工作的熱心與認真,但在這事上,讓我有更深的思考,是教友與堂區的關係。當堂區有機會讓教友投入其中服務,教友可以把工作做得很好,為堂區帶來正面的力量,與此同時,由於參與堂區的工作,教友更容易融入自己的堂區。在這種互動中,堂區得以成長,教友得以融入教會團體裡,大家一同朝天堂前進。

這事情也讓我反思:每一個堂區都可以有其特質,讓這堂區的教友加以認同,並向其他人介紹,而堂區值得先認識自己,「我是誰」。我相信,聖安德肋堂的獨特處,不僅在於它的硬件,因為從導賞者身上,我看到一種投入堂區的心火與熱情,而黃小姐談到當年聖堂初建,大玻璃壁畫還在船運中,他們用紙板繪成的天國盛宴下開彌撒的情況,那份真情流露,可說是為整個導賞寫下完美的句號。

教友如何發展自己堂區的獨特,從而更願意投入堂區?堂區如何提供機會,讓教友有機會感受探究自己堂區的內涵,從而吸引更多人真正地成為堂區的一分子?坐在聖堂的最後一行,我思考。

堂邊鶴系列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