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道 ‧ 自在】福傳之後
近年各教區勞工牧民中心在社區內,組織很多由基層勞工而組成的友愛小團體,他們大部分是領取最低工資的清潔工、保安護衛員、新來港人士、基層婦女等。他們有的是每月到來中心定期舉行聚會、有的將同區工作的行業工友透過午膳機會聚在一起。勞委會透過分享一些影響他們及家人的社會及社區資訊,讓這群為數不少的兄弟姊妹,不因營營役役的長工時生活或文化阻隔等因素,而未能接觸及申請各項低收入家庭補貼手續或社會資源,而失卻改善生活機會。
這些勞工友愛小團體,或許本身是相互認識的工友、又或透過親到中心而認識其他區域的相同行業工人,他們互相成為朋友或建立更深友誼,彼此聆聽各自的經驗。勞工牧民中心內的團體氣氛令各人有一個輕鬆友愛的環境,也令他們有備受尊重的體驗,感到自己的需要被重視。參加一段時間的活動後,他們對天主教會的好感大多有所提升。
也有不少有心的堂區關社組,近年將他們關注的對象擴大至社區內的窮人,有些會持續與我們一起探訪清潔工、保安員,也有一些每年配合我們的福傳事工,與本會一起透過農曆年期間舉辦的「安樂茶飯」活動,邀請這群工作及居住(低收入人士甚少會跨區工作以節省開支)於同一社區內的基層朋友,親到堂區共聚用餐、參觀聖堂設計,從而認識教會。不少教友甚至會於「安樂茶飯」願意擔任義工招待他們,並向他們介紹堂區,表達他們對基層朋友的關愛。
在筆者的經驗中,深刻體驗到向基層朋友福傳,就好像基督宗教傳到亞洲過程中所遇種種的文化衝突,除了東方及中國傳統宗教根深蒂固的影響之外,長達一年半並主要以授課式進行的慕道團,雖屬非矢之罪,也可能是對於基層朋友認識及追尋真理的欄阻。根據2014年由教區教友延續培育委員會的「新教友延續培育調查報告」, 1,210位接受問卷調查的新教友當中,高達六成新教友擁有大專或以下學歷,三成擁有中學學歷, 小學或以上學歷只有6%。職業一欄,同樣只有數個百分比的新教友的職業作答為「勞動工人」。
在我們的教會內,對於有興趣進一步認識天主教信仰的朋友,好像就只能轉介參加堂區慕道班,別無他選。這種授課式的體驗⋯⋯下班後仍然需要「上課」並不是基層工人的生活經驗,大部份基層朋友得悉需要長時間學習,才能認識這個信仰(應該說是加入教會吧!),也會卻步, 亦有些上了一陣子,便轉往基督教。
堂區近年亦舉辦不少「基層飯局」聚會,實屬美事,堂區的門的確為區內的窮人而更頻繁地打開了。未知各堂區於「基層飯局」中福傳的經驗為何?以筆者的經驗,為那些對天主教信仰有興趣,但又未至於能承諾(或習慣)參與一個長期的慕道旅程,若堂區能提供一些基督徒團體的生活經驗,即一些開放及好客的信仰群體聚會, 讓社區人士首先在堂區中感受到主的愛如何在這群基督徒的身上運作時,信仰的吸引力將會愈來愈大,經驗也會更實在。可惜,這些固定的基督徒生活群體在堂區內很難找得到,因為堂區內大多數屬於只有教友能參與的功能性善會,即使那些具特殊神恩,被召以活出基督徒生活樣式的團體(一般來說都是普世性或教區層面的神恩團體或信友組織),也很難好好地融入一般的堂區生活中。事實上,他們聚會的地方也很欠缺,很多時也未能在借用堂區的地方上獲得很大的支持, 轉而需於自置物業或於教友家庭中聚會。
筆者但願能拋磚引玉,樂見不同有心之士齊來集思廣益,給我們這群一起活於香港這個獨特的時空下的信徒,如何回應天主在我們身上的召叫,呼召更多人加入基層福傳的行列。因為主耶穌基督曾親自說過:「上主的神臨於我身上,因為他給我傅了油,派遣我向貧窮人傳報喜訊,向俘虜宣告釋放,向盲者宣告復明,使受壓迫者獲得自由,宣布上主恩慈之年。」(路四18-19)
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