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慕道團澳門承辦公學 日本修院09年被迫關閉

期數
3939
刊登日期
2019.08.16
主曆
主曆 2019 年 08 月 18 日 常年期第二十主日

(天亞社訊)教廷萬民福音傳播部七月宣布為亞洲的福傳在澳門教區成立「救主之母」公學, 並委託給「新慕道團」管理,但該團體過去在不同教區均惹來不少爭議。

萬民福音傳播部部長斐洛尼樞機(Fernando Filoni) 接受信仰社訪問時表示,他們詢問了澳門教區李斌生主教是否願意接納新公學,他指,李主教在徵求了教區司鐸們的意見後表示同意。

不過斐洛尼樞機補充, 公學儘管設立在澳門,並不隸屬於地方主教管轄:其任命和權力仍然是傳信部的直接特權。

信仰社報導稱,新慕道團自告奮勇,並願意配合對公學負有直接法律責任的傳信部。

報導又指,新慕道團有多年在亞洲培養未來司鐸的經驗。

新慕道團關閉日本修院

日本東京總教區菊地功總主教七月八日發表聲明, 指他收到斐洛尼樞機六月十七日關於在該總教區建立「救主之母」修院的信件。

聲明指出,萬民福音傳播部與教宗和新慕道團的代表商議後,決定重新考慮該計劃。

東京總教區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教會消息人士對天亞社說:「簡而言之,斐洛尼樞機放棄了東京的計劃。所以我估計澳門的新公學是它的『替代』。」 

菊地總主教去年八月發表聲明,指收到斐洛尼樞機單方面宣布一所「救主之母」修院將在總教區某處興建,並對聖部的決定感到非常困惑,因為「至少,我作為本地的總主教,與上一任的岡田(武夫)總主教,均沒獲徵詢過」。

同樣以「救主之母」命名的修院,作為教區機構於一九九○年在高松教區成立,但修院在與當地教友就修院的財政負擔發生爭論後,引發多個團體與教區深堀敏主教之間的爭論,修院最終於二○ ○ 九年被迫關閉。

菊地總主教以「悲傷的日子」來形容該段歷史。他說:「在沒有反思和研習這段歷史下,純為新慕道團而再在日本興建修院,這是很難理解的。」

這位現年五十五歲的消息人士,於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住在高松教區, 也參加過新慕道團的彌撒。他指出, 該教區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缺乏新的教區神父,而且也沒有錢,其後深堀主教得時任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勸告成立「救主之母」修院,吸引年輕修生到當地教會。

然而,消息人士續說, 問題是不少新慕道團團員們不聽當地主教的話,而且他們的彌撒跟日本主教團規定的方式非常不同,甚至有的神父也將教堂的壁畫變成他們創設人的畫風,非常現代化。

他補充:「簡單的說, 他們在教區內設立了秘密結社一樣的。」

關島前總主教轉移資產 牽涉新慕道團相關人士

「救主之母」修院除了日本發生爭議外,美國屬地關島的阿加尼亞總教區也有類似的問題。

萬民福音傳播部前秘書長韓大輝總主教二○一六年獲教宗方濟各派兼任該總教區「主教在位的」(se d e plena)宗座署理,以接替正受性侵指控調查的原總教主教阿佩隆(Anthony Sablan Apuron)的職務時,有傳媒指阿佩隆於二○一一年間, 在與「新慕道團」有關的人士協助下,「秘密」轉讓一份契約,把約納一個教產轉移至救主之母修院

新慕道團一九六四年在西班牙馬德里成立,據二○ 一四年的資料顯示,在全球各大洲成立了逾一百所修院或公學,超過四萬個團體和數以百萬計的成員。

在大中華地區,包括中國內地、香港和台灣也有他們的團體,其中台灣高雄教區也有一所修院。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