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講道】旭日
常年期第廿一主日(丙年讀經)
讀經一:依六十六 18 ﹣ 21∣ 答唱:詠 117 ∣ 讀經二:希十二 5 ﹣ 7,11 ﹣ 13 ∣ 福音:路十三 22 ﹣ 30
窗外漫天紅霞,曉風輕撫熟睡的陽明山。輔大文學院的荷花池,青蓮盛放,艷紅的芙蓉,佇立田間的荷葉上,迎接晨光第一線。
旭日無情打斷美夢,不忘叮嚀,提交主日講道限期已到。泡一杯清茶,沐浴微睏的大腦。打開電腦,在電子熒幕的阡陌上開始耕耘。
本主日第一篇讀經,依撒意亞先知證言上主對選民的愛。上主不會拋棄所選、所愛的民族。選民被愛,非因其為選民,而因天主是愛。選民只要全心、全靈、全意、全力愛上主,承行天主的旨意,上主必以慈顏相待。縱然因充軍失散於各民各族中,天主必從天下萬邦,召叫兒女歸來,成為對上主馨香的奉獻。
第二篇讀經,聖保祿宗徒藉箴言第三章11 — 12 節勸勉基督徒:「我兒,不要輕視上主的懲戒」。「懲罰」一詞,按箴言的脈絡,應理解為「管教」。因為愛,上主管教兒女,並非為發洩情緒,而為教養和成全。不管教子女,如何助其成長?慈父嚴厲管束,幼年的兒女或許未能明白其苦心。然而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理。樸玉須賴良匠巧手雕刻,才成美玉,兒女須虛心受教,方能成材。如果我們感念教養之恩,尚且敬愛肉身的父親,基督徒在苦難和考驗中,蒙受奇異恩典,豈不更愛慕天上的聖父?愛天主,就是承行祂的旨意;承行主旨,聖神必會賦能,幫助我們不斷超越自己,活出真我,成為地上的鹽、世界的光, 見證天父的仁愛,分沾祂的聖善,結出義德和平安的果實。
本主日福音,聖史路加記述耶穌往耶路撒冷的路上,準備受難、聖死和復活的旅程。有人問耶穌,得救的人是否不多?耶穌的答覆,非常耐人尋味:「你們竭力由窄門而入罷!」原來當時的城門,中間有一拱形的寬門,供駱駝、騾馬、推車等通過。兩旁各有一「窄門」,為沒有行李的人進出。耶穌鼓勵人走窄門,等同提示我們,天國路上,行李是負累。沒有行李隨身,無需走擁擠的寬門,卻能從窄門進天國。縱是如此, 我們必須竭力而進,因為天國的門,比想像中更窄,須用猛力,才能進入。
如果我們心繫現世,只關注地上的財富、成就、權力、名譽、地位,凡此種種, 都是無形的行裝,肩上沉重的負擔,使我們難以從窄門進天國。耶穌以家主關門的象徵,表達被拒於天國門外的悲哀:無論如何敲門,都不得而入。猶太人以為與耶穌同屬選民,耶穌又曾在人群中施教,與大家一同吃喝,或者會受到優待?然而耶穌告訴他們,天主不看情面,選民身份並非進天國的保證,無論誰人,為滿足自己的私慾,背棄天主,故意為惡,等同否定自己,其歸宿是地獄,那裡有永恆的絕望,切齒和哀號!反之,如果我們心懷善志,生活中每一時刻, 都勉力承行天父的旨意,無論是否選民,都能進入天國,與亞巴郎、依撒格、雅各伯和眾先知一同坐席,以至最後的將成為最先的,最先的將成為最後的。
旭日高懸,象徵天父的愛,照耀整個世界,放射光和熱,為人間帶來溫暖和希望。遠方的觀音山,盤膝安坐,在晨曦的金光中,默觀天國的奧秘。
主日講道由慈幼會張心銳、道明會左旭華、香港教區黃君右及耶穌會黃錦文四位神父輪流執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