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融與衝突
期數
3940
刊登日期
2019.08.23
作者
丘建峰
主曆
主曆 2019 年 08 月 25 日 常年期第廿一主日
因為返送中法例,社會有大型遊行,亦有衝突。想不到,為了此事,也有堂區在共融的感恩聖事裡,短暫駁火。喜歡八卦的教友自行發掘,這裡想談的是: 為甚麼會在彌撒中衝突。
神父與教友當然可以政見不合,但討論的場所,可以是飲茶時、午飯時。想深一點談,信仰小團體聚會中,更加可以交流分享。既然我們共負一軛,基本上有相同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只是取向不同,只要耐性交流,不可能水火不容的。
同樣的道理, 教友之間就更多空間時間,可以聊一聊。最不該拿出來討論的場合,就是彌撒。這是神聖的時空,是共融的高峰。為參與者來說,這也是情感最強烈的時刻,因為全情投入者,會深感天主的臨在。
此時此刻,談到高度感受的課題,好容易就會爆發了。
這道理不難明白,卻仍然不時聽到彌撒中意見衝突事件,我想,最大的問題在於:堂區內, 交流的機會太少了。
神父很忙,教友匆匆,大家即使聚在一起,談的都是工作: 禮儀的程序、講座的內容、參與者的狀況。大家雖然在同一個堂區內,大家都一起工作,同甘共苦,但停下來,靜一靜,一起聊聊的機會,實在太罕有了。
也許神父與教友對此事會異口同聲:很忙 !哪有時間聊天 !
不妨想一想: 究竟是我們為堂區年復一年地運作?還是堂區為我們的靈性與使命而存在? 如果我們只是忙忙忙,忙碌的程度,就肢體間也不聞不問,甚至一對話就對立, 這樣的堂區生活,是否真的在實踐基督的身體呢?
共融中對立,是一個先知式的徵兆,天主要藉此告訴大家, 團體或許是缺了一點甚麼,因為主內的弟兄姐妹,可以不同,不可以把自己的憤怒留到日落。如果堂區不斷運作,帶來的不是共融, 每一個肢體都值得想想, 「自己正在做甚麼?這是天主的期盼嗎?」
•「堂邊鶴」系列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