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灣聖芳濟中學 學生體驗貧窮與愛
(本報訊)荃灣聖芳濟中學早前舉辦「貧窮• 愛的標記」宗教週。
早於宗教週開展前,全校的天主教同學已著手準備心願樹,在定期的週三聚會上,各人都為有需要的人士祈禱及寫下心願,並掛在心願樹上,希望所有的祝福及懇求都能呈奉給天主。
宗教週開始期間,先有天主教同學於早會上宣傳食物銀行,徵收學生、家長及教師所提供包裝完好但未過食用期限的食物,送給「眾饍坊」食物銀行。透過食物收集,學生反思自己所擁有的,明白幸褔並非必然,即使在香港,仍有不少基層家庭未能三餐溫飽。同日開始,小息時間由天主教同學及教師主持聖樂欣賞電台,向全校同學作福傳。
另外,該校邀請全校中一至中五級逾一百人以「貧窮• 愛的標記」為題舉辦「貧富宴」。學生抽籤決定自己的身份,分別有代表基層的「深水埗明哥」,代表中產的「特首林鄭月娥」,以及代表富人的「李嘉誠」。
席間,天主教教師講解世界上不同的角落裡,有人正正是三餐不繼。令人欣喜的是有抽中「富人」的學生主動將自己的食物分享給「基層」的同學。同日於第九節課堂時間舉行週三彌撒,天主教同學及非公教師生亦歡迎參與。當日亦開始一連兩日的聖物售賣,一如以往,學生都喜愛購買皮革類的小聖物。
「聖經故事演繹比賽」上,則由全級中一及中二級學生參與,中一級學生以個人演講形式, 演繹剛於這一年所學過的聖經故事;中二級學生以班際話劇形式比賽,同樣挑選一則剛於這一年所學過的聖經故事作藍本。學生表演生動活潑, 發揮男孩子獨有的幽默感,令兩位教師評判喜出望外,意想不到他們演繹耶穌誕生的創意。
宗教周期間的其中一次早會,由天主教教師向全體學生介紹有關貧窮的書籍《「無窮」的盼望》,並邀請他們參與圖書館的宗教書籍展。
連日來宗教週活動圍繞「貧窮• 愛的標記」, 通過代禱( 心願樹) 、服務( 食物銀行)、體驗(貧富宴),將知識化為活動,將活動化為實在的經驗,把經驗烙印在學生的心靈上,好讓他們日後離開學校後,仍能像世界的鹽、世界的光,將薪火相傳下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