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愛聯同薄扶林居民活化牧場宿舍 推動保育

期數
3942
刊登日期
2019.09.06
主曆
主曆 2019 年 09 月 08 日 常年期第廿三主日

(本報特稿)薄扶林擁有豐富文化和生態資源,以及教會一百多年的傳教足跡。香港明愛夥拍慈善團體「薄扶林村文化地境保育有限公司」,復修舊牛奶公司高級職員宿舍,並活化為「薄鳧林牧場」(「鳧」讀音:「扶」),以展現該區的文化生態面貌與天主教歷史。

這個保育項目於七月廿九日舉行動土祝聖儀式,預計二○二○年第四季竣工、二○二一年第三季開幕營運。

薄鳧林牧場首兩年預算赤字可獲當局補貼,第三年起須自負盈虧。

該項目發言人冼昭行席間對傳媒說,這項活化計劃連結區內的六十多個古跡和地標,透過導賞和教育等工作,從「點、線、面」三個層面帶動保育,同時推動社區持續發展。

「點」即展現薄鳧林文化寶藏,展示薄扶林村、牛奶公司牧場及教會的歷史;「線」即頌讚香港喜有山水,使港人重新審視這都會內的鄉郊地方;「面」即留住山村海島生活之道,喚起人欣賞並尊重大自然。

明愛社工冼昭行說,這項計劃的名稱取自薄扶林舊稱「薄鳧林」,這地名記載於清代《新安縣志》,據稱因昔日薄扶林有不少野鴨或棉鳧而得名。

他指日後的導賞活動會分享薄扶林村這條古村的歷史和目前的社區現況,並連結舊牛奶公司牧場以及天主教會在區內的歷史。

薄鳧林牧場附近有不少傳教士的足跡。演藝學院伯大尼校舍前身為巴黎外方傳教會伯達尼修院,供遠東傳教士休養;而對面馬路的香港大學大學堂宿舍,前身則是傳教會的納匝肋印書館;露德聖母堂舊址亦設於修院和印書館員工宿舍「太古樓」內(現重建為薄扶林花園)。

籌劃興建牛棚養牛 重現昔日牧牛盛況

冼昭行說,除了復修宿舍外,他們亦希望重現牧牛舊貌,故此正尋找地方飼養八十頭乳牛,即當年牛棚初期的數目,以作教育用途。目前,牧場毗鄰的伯大尼博物館便是牛棚舊址,展出乳牛模型和牧牛歷史。

昔日薄扶林及太古樓居民與牛為鄰,薄扶林山谷曾飼養逾千頭乳牛。七月廿九日的動土祝聖儀式上,明愛總裁閰德龍神父分享已故楊鳴章主教兒時在薄扶林老家被牛追的趣事。

目前,薄扶林村居民不時舉辦導賞團,介紹習俗與歷史文化,待薄鳧林牧場落成後,他們會每月舉辦多場導賞。薄扶林村文化地境保育有限公司主席黃廣長於典禮後帶領嘉賓入村參觀,他指村民一直保存農耕文化,也善用停耕的農地接待導賞參加者。

該村居民王玲玲於典禮上對本報說,明愛社工協助村民成立小組及「村姑工房」手作坊,讓他們製作一些能代表當地文化工藝品,以便向遊人及社區介紹村內文化,過程中讓村民發揮長處,以及尋找生活方向並維護文化。

明愛一九九一年起在薄扶林村設立社區發展計劃團隊,組織薄扶林村民去改善生活,促進互助,約十年前開展「留住運動」,與熱心村民攜手展現地方歷史文化價值。(鄧)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