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天主教研究中心舉辦講座探討本地化

期數
3943
刊登日期
2019.09.13
主曆
主曆 2019 年 09 月 15 日 常年期第廿四主日

(本報訊)中文大學天主教研究中心八月廿四日假校園舉辦講座,探討教會本地化。講者指本地教會的修院培育和堂區發展都經歷了本地化進程,當中需要加強培育工作,以推進相關發展。

主持活動的天主教研究中心成員譚永亮神父(P. Taveirne)致辭時表示,是次講座透過探討司鐸培育發展和分析堂區歷史背景,帶出教會本地化議題,從而幫助教徒反思。

講者之一、教區傳教節慶典專責小組主席林祖明神父的講題為「聖召培育的本地化」,探討近年修生概況、修院培育以及教會推動傳教等經驗。

曾擔任聖神修院神師及院長前後共十七年的林祖明神父說,不同年代修生,因國籍與文化背景不同,培育需要各異,他引一九九三至二○○三年的修生資料指出,除了香港修生外,○四年起有來自越南的修生,○九及一一年分別有澳門及中國內地的修生,惟因文化和個人聖召等原因,過去晉鐸的境外修生中,亦有人返回原居地服務。 

林祖明神父:

讓修生重視本地化

林神父說,修院培育修生在人格、靈修、學術及牧民工作上成長,當中人格培育至為重要,同時亦讓修生認識教會本地化的重要。

他又引述教宗保祿六世的《在新世界中傳福音》勸諭指出,地方教會有責任把福音精粹轉為地方語言,並以此傳福音。他說,修院早年以拉丁文授課,七十年代轉為英文,後來培訓本地神學家,遂以廣東話授課,這展現了本地化的歷程,「但現在本地神哲學家缺乏,學院需外借內地的神父學者作客席講學,而聖召培育本地化的路也面對挑戰」。

鄧明輝:須加強教友培育

另一講者、聖芳濟各書院助理校長鄧明輝則從堂區運作去談論本地化,他以粉嶺聖若瑟堂為例,指該堂一九五四年落成時,附近均為農田及鄉間,該堂於五十年代的傳教與牧民範圍遍及粉嶺、沙頭角、打鼓嶺和上水等地,幅員廣大,故此「教友參與傳教十分重要」。

鄧明輝說,七十年代以前,聖若瑟堂配合社區需要開設學校、義診所、製麪廠及托兒所等社會服務,事實上當時奉教人數少,參與彌撒者多為外籍英軍;到了七十年代,區內的寶血會培靈小學畢業生參與堂區,而聖詠團的成員主要為該校舊生,「他們成為土生土長的教友,後來堂區青年參與兒童會、天主教福利賣物會等,善會數目亦陸續增加」。

鄧明輝觀察到昔日堂區教友主要是在本區長大的居民,到粉嶺城市化後,增添新遷入的教友,然而在堂區領袖不足的情況下,若要推動堂區本地化,「便需要有更多信徒領袖,以及為信徒加強教理與禮儀等培育;管理堂區時,應多讓青年參與建設堂區,並積極發掘人才;信徒服務教會時也要著重靈修」。

席上有信徒指少有青年參與堂區,鄧明輝回應時稱,堂區應鼓勵青年參與活動,並多予陪伴和了解他們的需要,以及提供適切的教理及信仰培育,讓青年與教會一起成長。

上述講座由中大天主教研究中心、檔案處及公教報合辦,為「二十世紀香港天主教歷史研究講座系列及研討會」系列的最後一次講座;天主教研究中心將於十二月五至六日舉辦「二十世紀香港天主教會歷史研討會」,探討傳教、天主教教育、聖召、社會服務等範疇。(高)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