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小品】五個核心價值

期數
3943
刊登日期
2019.09.13
作者
梁偉才
主曆
主曆 2019 年 09 月 15 日 常年期第廿四主日

近年來,天主教香港教區在教育上大力推動培養五個核心價值,即:生命、家庭、公義、真理、仁愛。事實上,這些價值並非天主教的專屬品,而是世界上不分任何種族、文化、時代的人都渴望著,並以各種方式去維護持守的價值。它們冠以核心之名是由於其他的價值與德行都可以歸納於它們的範疇之內。例如:「誠實」與真理有關;「忍耐」與仁愛相關。不過,這五個核心價值是否有先後次序?又或者有大小、高低之分?讓我們嘗試作一個初步的反思。

若從教育角度去理解,當然是以「真理」為首。可是,若沒有生命,一切其他的價值也不能彰顯。因此,我們將會從人的成長以及每個人與其他人、事的關係及態度的角度來作反思。

「生命」是天主的恩賜,天主按自己的肖像造了人。人是萬物之靈,是獨特、尊貴的,與動物不同。每個人的生命盛載著他自己的歷史、記憶、關係、功績、他在世的開始與終結。隨著一個人生命的出現,其他的價值才可以在這人身上展現及發展,因此,每個人都應受到尊重。我們都以不同的方式及按自己可行的方法去保護自己及他人的生命。若生命受威脅,我們會反抗,會逃走,避免受傷。生命是所有核心價值的基礎, 但現世生命並不是最絕對的價值,因為我們也會為了追求其他的價值而犧牲生命。

「家庭」是賦予生命的原始組織,每位成員都在當中實踐其使命。新生命在家庭中獲得身份及社會的認同,受到保護及照顧。家庭是第一所學校,每位成員都擁有相同的血緣,一起經驗, 一起學習,一起活出各自的角色及身份。夫妻因為有了小孩子才成為父母,他們要學習如何以這身份去愛。同樣,小孩子在成長中,體驗被愛, 承受家庭的傳統及價值觀,裝備好自己去面對其他人,預備融入人類的社會。

「公義」針對人與人的關係,不分貧富、性別、年齡、健康狀況、宗教信仰、社會階層。生活在社會中,各人均以平等、公正的態度面對每一個人、每一個社群。縱使有些人需要更多的照顧,有能力的人因著他從天主獲得的能力應該付出更多去幫助弱勢社群。無論在家庭,學校,社會以至國家,人與人的關係就是由互相合作,互補不足的基礎上去發展。

「真理」確定事物的真偽,引導人追求知識及真正的善,是人與事物的關係。每人在成長中不斷學習事物的秩序與結構、事物的關係;也學習如何以不同的語言去溝通表達;對每件事尋根究底。人也會學習如何分辨是非黑白,培養正確良心好能去追求、選擇真正的善。人在認識世物時可以發現天主,祂是一切秩序的根源,是絕對真理。 

「仁愛」源自天主,因為天主是愛(若壹4:7)。我們以天主的愛去愛自己,去愛擁有同一血緣的家人,去愛那些天主所愛的人,去愛護天主所創造的一切事物。仁愛貫通一切,一如聖女小德蘭所說:「我的召叫就是愛。」耶穌也命令我們要彼此相愛,如同祂愛了我們一樣。(參若十五12)仁愛讓我們更肖似天主,更走近天主,滿全祂創造人的目的。

總括來說,從關係的角度來說,五個核心價值並無分大小、高低,因為它們各自針對不同的對象關係。不過,我們可以發現五個核心價值在關係次序上是有先後的:每人與自己、與家人、與其他人、與事物、最終與天主的關係。為方便大家記憶,「生命」、「家庭」、「公義」、「真理」、「仁愛」的排列次序是有它可取之處。

本欄作者:伍維烈、何家怡、梁偉才、梁達材、麥琬淑和黄漱芳輪流執筆。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