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心」的價值

刊登日期
2019.09.27
作者
劉煒堅

多年前到英國進修,課程裡有來自南非的「非裔」同學。當時南非政府仍然是以「種族隔離制度」(Apartheid)作管治。茶聚中有機會與他們交談,印象最深是他們都是咬牙切齒地說:「假若我們(非裔) 有一日可以重掌政權,他們(白人)一定沒有好日子過。」

聽到這一番話,明白南非的「非裔」人在「種族隔離制度」下受到很多壓迫,他們的內心滿是怨憤,這個結真不知如何得以解開。 剛好大學有一個由一位社會學女教授主講「南非問題的解決方法」的公開講座。還記得在講座中教授指出南非種族問題是一個複雜的問題,是殖民歷史演化的成果,雙方都各有道理,是一個死結。要解結,惟有雙方都能以「慈悲心」Compassion,去處理彼此的積怨。

我用「慈悲心」去對應Compassion,是借用了佛家「慈悲」的概念。在佛教術語裡,「慈」是與一切眾生樂; 「悲」是拔眾生苦。佛教使用「慈悲」的前提是面對「痛苦」。「慈悲心」Compassion也是一種對應他人的痛苦而感應的「仁愛」,使我們有意願去消除他人的苦痛。

基督宗教以「仁愛」為本。已故楊鳴章主教在解說「慈悲禧年」的意義時,曾引用聖經『我喜歡仁愛勝過祭獻』(瑪九13 ;參閱歐瑟亞六6)。指出愛德工作不應只是停在「誡命及祭獻」(法理、程序及儀式)的層次,也要讓我們「自由的心」去展示「仁愛」。

記得當年南非的局勢非常緊張。白人總統德克勒克於一九○○ 年首倡和解,廢除「種族隔離」。但極右的「白人」企圖以武力捍衛利益,而「黑人」則等待著領袖曼德拉發令,去毀滅壓迫他們的「白人」。 內戰一觸即發。

曼德拉選擇了「慈悲心」,他以民族大和解(放棄暴力鬥爭的政治主張)去消解過去的仇恨和矛盾。他有一個重要的反思:「當我離開囚室走向通往自由的監獄大門時,我已經清楚,如果我不能將痛苦和怨恨留在身後,那麼我其實仍在獄中。」他對「非裔」人說:「不是用矛把白人趕到大海裡,而是把矛扔到海裡去」。一九九四年四月,南非首次進行不分種族的大選,曼德拉成為南非歷史上首位「非裔」總統。同樣值得稱讚是「白人」總統德克勒克。作為當權者,能主動妥協,放下專政。 作為「白人」,能甘被指為「叛徒」,作出種族和解。

舊約聖經故事中,最能說明以「慈悲心」去達成和解的是「若瑟的故事」(創世紀卅七至四十七章)。故事的重點看似是當權的若瑟能以「慈悲心」對加害於他的兄弟作出和解。更重要的是他的兄長猶大, 也以「慈悲心」,以無罪之身去承擔若瑟指控弟弟本雅名的罪罰。

「慈悲心」不單用於解結,也是用於釋放自己,讓自己能從苦難及仇恨中解脫出來。期望教育工作者能多去掌握「慈悲心」的實義,幫助施教對象多明白「慈悲心」的價值,好讓彼此能在生活中實踐出來。

香港國際教賢學院供稿╱作者為該學院的議會主席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