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主教會議泛亞馬遜大會

期數
3947
刊登日期
2019.10.11
主曆
主曆 2019 年 10 月 13 日 常年期第廿八主日

教會的團結並非意味著追求一致,反而是在接納和欣賞多元的基礎上彰顯團結。這是教會長達二千年的經歷。教會在全世界多元的人類文化、種族、膚色當中茁壯成長。而剛揭幕的世界主教會議泛亞馬遜大會,正是推動人們欣賞多元的主軸。該大會由十月六至二十七日在羅馬舉行,主題關乎到亞馬遜雨林和當地居民。

大會主題圍繞泛亞馬遜地區,涉及九個國家,即巴西、厄瓜多爾、委內瑞拉、蘇利南、秘魯、哥倫比亞、玻利維亞、圭亞那及法屬圭亞那。大會聯繫眾人去探討「教會與整體生態的新旅程」。

教宗方濟各召開這次泛亞馬遜大會,便遇上好些反對聲音。自從會議的《工作文件》於六月發表以來,就引起了一些具影響力的神長質疑。抱持懷疑態度的人士也擔心內容或偏離教會傳統。

《工作文件》是泛亞馬遜地區主教在兩年期間,苦心地聆聽和收集超過八萬七千人的聲音、問題和憂慮後而達到的成果。他們從一百七十個會議中匯集這些意見。

《工作文件》不屬於教宗的文件,而是嘗試處理教會和這個泛亞馬遜地區居民所關注的事情及挑戰;並且在過程中,文件強調,教會必須承擔責任,積極與該地區居民進行徹底的文化交談。

歐洲有神長已經公開表達他們對這份預備文件的憂慮。文件探求讓當地土生的已婚男士晉秩的可能。文件建議考慮授予當地婦女一些職務。有人也擔心文件過度尊奉宇宙和大自然。

可是,為亞馬遜地區的神職人員來說,這些批評某程度反映出他們未能足夠地回應當地處境。他們認為,部份神長和神學家未能體察到原住民社群以及他們關注的事情,也沒有聆聽來自「周邊地區」的人士的聲音。這個周邊地區的說法甚受教宗方濟各的關注,也是教宗為何召開這個會議的原因。

泛亞馬遜大會文件與普世教會有何相關之處?亞洲教會或者來自南半球的教會也應當關注這個關於亞馬遜地區的大會?誠然,理當如此。這個大會文化傳統濃厚的原住民社群當中之地方教會,將會帶來長遠的意義。

來自南半球無數擁有獨特社會政治和文化背景的基督徒社群,面對著獨特的挑戰;而來自北半球的領導層卻不易被體察,因為各地處境可以截然不同。這正好讓我們了解為甚麼《願祢受讚頌》和《愛的喜樂》(論家庭之愛的世界主教會議後宗座勸諭)引起了一些「疑問」。

教宗方濟各勇於且決心去應對這些問題,因為他能以不同的角度,去看這個世界。新樞機切爾尼(Michael Czerny)近日在訪問中說:「教宗方濟各正在使梵二成真。」事實上,梵二也曾面對過「疑問」,如今,教會亦繼續以眾議精神,集思廣益去處理當前世界和教會內的問題。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