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卷】東西薈萃:香港天主教會口述歷史

期數
3950
刊登日期
2019.11.01
主曆
主曆 2019 年 11 月 03 日 常年期第卅一主日

中文大學天主教研究中心最近推出《東西薈萃: 香港天主教會口述歷史》( 二○ 一九年五月)。中心邀請三十位神父、修女及教育界人士等,探討天主教會對二十世紀香港社會的參與,帶出信仰透過不同服務植根於香港文化當中;並記述信仰與中華文化磨合的本地化過程。

此書分為「教會與社會」、「教會與文化」、「教會與堂區」及「教會的女性」四部份,由張小蘭及黃奕清編輯,衛奕信勳爵文物信託資助出版。

傳教士與平信徒服務社會

部份人認為,教會應只管祈禱禮儀,不應涉足於政治與社會運動當中。不過,教會社會訓導肯定了教徒參與並關心社會的使命。「教會與社會」章節分享多位受訪者透過不同服務,去參與社會的故事。其中,社工鍾炳霖退休前在明愛服務;兩位資深教育家儲富有及李崇德於七十年代後,即教育政策轉折期為教會建設學校,顯示出教會一直貢獻香港社會。

而法籍神父華天祿(Paul Vallat)來港後,為接觸基層工人,他便到工廠打工,成為工人的同行者,以行動展示天主的愛。於八十年代工業興盛之際,華神父又擔任「公教職工青年會」(工青會) 的神師。工青會成立目的是協助職工青年發現生活的真實意義,使他們去尋找改善實況的方法。

傳教士結合東西文化 

香港天主教會先採用拉丁文為禮儀語言,自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和禮儀改革後,改為廣東話。在第二章「教會與文化」中,受訪者指出在西方宗教傳入香港後,在文化上經歷衝擊及融合。意大利籍杜逸文神父為本地教會創作多首中文聖樂,收錄《頌恩》和《心頌》中,杜神父同時卻喜愛粵劇大戲,故此他最初創作中式聖樂時,亦曾創作戲曲形式的《垂憐頌》。

徐錦堯神父自小接受傳統教育及西式司鐸培育, 從而融匯貫通,建立了富中國哲學的獨特傳教方式。他在七十年代回港晉鐸後,一直都推動信仰與中國文化、生活和社會結合,致力向華人傳報福音。

回應社會發展需要

本地教會不斷回應時代徵兆,與香港人共同面對大量難民湧入、新市鎮建立、回歸等處境,這為教會是牧民挑戰,同時也是福傳機遇。在「教會與堂區」中,馬偉良神父分享他到調景嶺服務內地難民教徒的經歷;七十年代服務荃灣葛達二聖堂的萬籟寂神父, 於新市鎮落成之際,與華人神父在荃葵青區建立彌撒中心去服務堂區居民。在教區層面,華人神父亦從傳教士手中接任不同職務。

「教會的女性」章節講述教會內婦女的貢獻,例如美籍王美笑修女在復華村天神之后小堂服務時,一位神父因需同時兼顧復華村的聖堂,以及牛頭角的基督勞工堂,時間上難以兼顧,因此王修女亦於便成為堂區負責人,她說自己算是「香港第一個不是神父、但管理一間聖堂的人」。好些女教徒亦默默貢獻教會,填海前, 黃亞妹便為出入華南總修院(現今聖神修院)到香港仔的神父及修士搖船。

書中受訪者的故事帶出中西文化的相遇與融合, 以及天主教會在二十世紀香港所經歷的轉變。(吳)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