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行小組舉辦講座 探討聖堂建築設計演變

期數
3951
刊登日期
2019.11.08
主曆
主曆 2019 年 04 月 14 日 基督苦難主日

(本報訊)教區古道行工作小組九月一日假沙田的聖本篤堂禮堂舉辦講座,題為「香港聖堂建築及社會變遷」。

講者之一、古道行小組委員林社鈴執事談「香港聖堂的建築特色」,他指不同年代聖堂的設計,神學發展、建築技術進步及牧民需要而改變;至於復修西貢已停用小聖堂,須在聖堂的設計原因和當前的牧民處境上作平衡。

建築師林社鈴從事古蹟保育多年,現為香港大學建築系建築復修課程客席教授。他指聖堂運用空間的方法古今截然不同,中古歐洲教堂連用柱與飛扶壁,在寬闊的聖堂製造層次與距離感;在香港,戰後社會困難、地少人多,部份公教學校與聖堂共用空間,而九七後的聖堂多與學校分開,同時設計上也要滿足社區需要。 

林社鈴談設計:梵二後聖堂著重共融 

林社鈴從聖堂設計的演變,帶出教會如何因應神學思潮與時代需要,去塑造禮儀空間,他指昔日從柱、樓表達「凱旋的教會」,演變到梵二後愈加體現「共融」和「旅途中」的教會,聖堂重心是共融的餐桌,即祭台。談到古道行小組準備復修的西貢聖堂,林社鈴指大多都是梵二前興建,傳教士剛來西貢傳教時為鄉民而興建,祭台向東。

他指不同專長的平信徒能為復修作貢獻,過程中須反思建築設計的演變脈絡:「在復修工作中,如何融入這一代的信念,這值得我們反思。古道行成員透過測繪和評估文物價值等作保育。」他以聖體欄為例,昔日本地聖堂移除了,如今則有信徒重新肯定它,故此堂區建築保育須思考各種方案。 

阮志偉談鄉村聖堂:本地化造就多元

另一講者、中文大學天主教研究中心榮譽副研究員阮志偉博士的講題為「鄉村及社區中的教堂」,他從西貢以至新界其他小聖堂的設計指出,傳教士因地制宜,以回應鄉民的需要,這個本地化過程造就了多元的聖堂設計。

阮志偉說,宗座外方傳教會傳教士到西貢等地的鄉村傳教,並建設小聖堂,其中西貢多間聖堂便位於古道,須走過山徑;如今不少經已停用,而遭人遺忘,然而,「很多鄉村內的小聖堂都能代表香港的建築特色」。

阮志偉舉例說,部份鄉村小聖堂具備中式瓦頂和合乎信仰的祥瑞裝飾,當中錦田金錢圍村的聖母七苦小堂(已停用),本身便是公教村民的鄭氏翰鵬家祠。他指很多鄉村聖堂於梵二前已體現本地化,而鄉村教徒亦就聖堂的瞻禮等發展出不同的敬禮傳統。

上述古道行小組就西貢已停用的十多間聖堂,進行復修、保育、活化及研究等工作。(鄧) 

「教區古道行工作小組」網站: https://thyway.catholic.org.hk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