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生團體「喜樂生命」 微電影「愛.生命」首映禮
(本報訊)信徒團體「喜樂生命」十一月一日晚,假明愛專上學院舉行微電影「愛.生命」首映禮,邀請夏志誠輔理主教、教區秘書長李亮神父,監製陳麒尹醫生及執行監製黃祈恩醫生等主持開幕禮。
四部的微電影「責任」、「我不可愛嗎」、「不褪的痕跡」、「生命中的三岔口」,分別以未婚懷孕、產檢異常、貞潔,以及懷孕作為主題,均由真人真事改編而成;當中公教藝人張衛健,在四集中以不同的天使造型登場。
首映禮上,夏主教、李神父、呂志文神父、喜樂生命主席賴煜清及導演司徒偉健等,一同主持開幕禮,以水壺為生命種籽灌溉。司儀、婚委會牧民幹事陳麗嫦在會上指出,香港每年平均有約一萬個小生命未能出生,因此,希望藉電影鼓勵大眾愛惜生命,傳達不要墮胎的信息。
婦女分享懷孕經歷
當天,大會邀請兩位媽媽分享,其中一位墮胎過來人分享經歷時說,「當時對於未婚懷孕,感到罪惡感;若讓父母知道,他們會覺得有辱門楣」,所以她最終選擇墮胎。她後來與男朋友結婚,亦再有了小朋友,但「我愈來愈內疚⋯⋯開始參加不同宗教活動,尋求贖罪,使自己安寧。」
但她指痛苦一直持續,直至她與先生參加了婚委會舉辦的失胎心靈醫治康復靈修營,從中體會一個未出世的小生命如何影響自己的生命,亦與丈夫彼此解開當年的心結。她指終能承認當天的無知和愚昧,在信仰幫助下,把「當天羞恥、見不得光的污點,轉變為今天的光明和恩典。」
另一位育有唐氏綜合症孩子的母親麥家儀,分享當年的檢驗結果雖為高危,感到害怕,但「無論是否唐氏,我都不會放棄,所以拒絕進行入侵性檢查。」她說,照顧特殊兒童是辛苦的,例如在嬰幼兒時期,便要進行物理治療、言語治療,音樂治療等。但她感謝天主讓她有機會因此在傷殘人士牧民中心,為其他傷殘人士及家庭服務,亦認識許多同行者,在社會及教會上都得到支持。
成為彼此天使
締造尊重生命文化
信徒樂隊AMDG為電影寫下主題曲《微小的心跳》,當天,主唱郭蕙漩醫生詠唱主題曲,及分享創作時的過程及感受。她在醫院實習時,留意到許多媽媽墮胎,「當時我感到無力,因為沒有辦法逆轉她們的想法⋯⋯每一次看到排出來的胎兒,都非常痛心」。
郭蕙漩現時是小兒科的麻醉科醫生,看見許多生病的小朋友時,反思「小朋友一出生已患病,是否代表他們不值得存在、我們能決定他們的生命?」她認為每一位小朋友都十分「神奇」,是由天主所創造的,所以人沒有權利決定他們的生死。
醫院牧靈工作者呂嬋淑在會上對本報說,工作上都曾遇過因家境問題考慮墮胎的夫婦,明白墮胎媽媽的傷痛外,其實爸爸也會傷痛。她回憶有教友親人曾懷有愛德華氏症嬰兒時,「在醫院遭人白眼,不明白為甚麼堅持不墮胎」。她指出,最終親人把孩子生下來後,「至少能經驗養育孩子的過程」。
另一參加者溫健生認為,四集的微電影為觀眾帶來新的角度,實際的認知夫婦面對不同處境時的考慮,不再只是一些意念層面上的認識。(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