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團體追悼周梓樂 夏志誠輔理主教分享稿
(本報特稿)多個基督徒團體十一月十日假中環遮打花園為科技大學二年級學生周梓樂舉行祈禱會,以下是夏志誠輔理主教的分享——編者
很難過,很痛心。當收到消息,知道周梓樂兄弟離世,感覺到非常痛心,非常難過。這一位出生於一九九七年,在香港回歸之後成長的青年,二十二歲,就讀科技大學第二年,活潑好動,喜歡動漫、打機,讀書亦不錯,原來有美好的前程、有美好的將來。但這美好的一切,成為過去。
今晚我們在這裡悼念他、追憶他、為他祈禱,盼望慈愛的上主天主收納他,使他安息。反修例運動至今五個月,周梓樂兄弟成為了第一位在衝突現場一帶受傷而離世的年輕人。究竟他是如何受傷的呢? 如何,為何由停車場內墮下的呢?救護工作又是怎樣進行的呢?這一切都引起坊間極大的疑惑。
生離死別,時常是令人難受的、痛苦的,面對一位年輕人的猝然離世,更加令人有無限的惋惜和傷痛。但是周梓樂兄弟的死,竟然是不清不楚、不明不白!
人的生命有無限的價值,因而我們做一切的事去維護生命、保護生命、用一切辦法去叫人珍惜生命、愛護生命。如今是一個生命、一個年輕人的生命,竟然在不清不楚、不明不白之下死去。這是任何文明的社會都不能接納的事,任何良心未泯的人不能接納的事。
周梓樂兄弟就讀科大的校長,日前已經去信要求政府設立獨立機制,調查這一件事。而社會上,包括警方,都有表達要求召開死因庭。我們希望政府能夠聽到、藉著死因庭讓事件得以水落石出,還周梓樂一個真相、一個公道,並且告慰他傷心欲絕的家人。
反修例運動曠日持久,至今仍然看不到怎樣可以和平結束。可惜的是,隨著時間的發展,暴力事件不斷發生,暴力程度不斷升級,雙方都走向極端,矛盾似乎愈來愈難以化解。見到的是:不少公物被破壞,但見不到的是:無數的心靈、尤其是年輕人的心靈,被蠶食、被折磨。
我們希望盡快召開死因庭,能夠就周梓樂兄弟的死因查明真相。但是如果整個反修例運動欠缺真相,不明不白的話,恐怕局勢會持續緊張,甚至惡化,我們實在不希望再次看到有任何傷亡。政府多次說監警會是最適合的調查機制,但今日監警會國際專家小組有成員公開指出,監警會根本缺乏權力,和獨立調查的能力,以應付今次事件的規模。同時他認為監警會, 未能符合國際監警組織的標準,因此我們懇切地呼籲政府,聆聽清晰的民意,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還整件事完整的真相, 好能化解僵局,讓社會可以重新上路。
剛才我們聽到的讀經,是保祿寫給他弟子弟茂德最後的幾句,可能他知道自己時日無多,於是對弟茂德說:「這場好仗,我已經打完;這場賽跑,我已跑到終點;這信仰,我保持了。」我們不知道那天晚上周梓樂兄弟,為何會離家落到停車場。但他當時一定懷著一份關心香港的心,一份願意為社會出一分力的心,所以,可以說他打完了好仗,跑到了終點, 保持了他所信奉的。
現在,讓我們將周同學交給仁慈大能的天主手中。周梓樂弟兄,請你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