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園地區爆發衝突 KATSO幹事促正視問題根源
(本報訊)因應近期大學校園出現堵路和抗爭行動,一些大學提早結束學期,或以其他形式讓學生在校園外學習。有公教大學生認為,當局須回應請願者的訴求,並解決社會根本問題。
十一月中,中文大學、浸會大學、香港大學、城市大學、理工大學校外均曾出現路障,而中大和理大更曾發生嚴重警民衝突。香港大學天主教同學會外務副會長李凱穎十一月十六日對本報說,愈來愈多大專生被捕,當局需要去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以找出真相。她指不少市民都應理解請願者訴求,惟警方仍未察覺到衝突原由。
李凱穎指該會十一月中的傳信週福傳活動也受堵路(關閉校園)影響,分享會須改為網上直播;而院校代表與天主教大專聯會,則合力在聯會的九龍會址為有需要人仕提供歇息空間。
浸會大學天主教同學會神師盧賢喆神父十一月十五日對本報說,社會應給予青年更大的憐憫和安慰,而社會本身亦需要回歸正軌。他坦言教會團體能作的回應不多,但始終要繼續為青年祈禱。盧神父時有到浸大為學生主持彌撒,面對學期結束及社會不安,他鼓勵信徒大學生到聖堂祈禱安頓心靈。
尖沙咀玫瑰堂暫停彌撒
因著理工大學的堵路事件,路旁的嘉諾撒聖瑪利書院和修女會院,以及九龍玫瑰堂受到影響。玫瑰堂十一月十七日上午十時彌撒後,便停止彌撒(包括晚上七時的英文彌撒)。
堂區的孫英峰神父十一月十七日對本報說,當天早上十時的彌撒期間,附近開始有清理路障行動,門外有衝突,防暴警察亦施放了催淚彈;彌撒後堂區亦協助教友離開;留在堂區的三位神父平安。
由於當天晚上局勢緊張,夏志誠輔理主教深夜往理工大學外期望緩和事態。夏主教與理大教職員和一些立法會議員,要求會晤警方指揮官,商討和平處理事件。
期間多名警員用強光照射,並警告要他們立即離開。
在歷時約一小時間,夏志誠等嘗試由三個地點進入理大,均遭警方拒絕,他為此感到難過和痛心,期望警方人道執法。
理工大學事件至十一月十九日凌晨才取得進展,期間因應救援人員未能進入校園護理傷者,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十八日上午,公開呼籲要人道處理事件,避免香港成為「野蠻社會」。
此外,十一月十二日晚就沙田中文大學的對峙中,夏主教亦發表緊急呼籲,請警方克制,也請學生保障自己的安全,他指出:「我請警方要克制,學生請務必保障自己安全。見到緊張的局勢沒有減退,我跟全港市民都十分擔心、痛心。生命是最寶貴的,沒任何東西可取代。(鄧)
(圖:Studio Incendo/CC BY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