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輔大舉行研討會紀念《夫至大》百周年

期數
3953
刊登日期
2019.11.22
主曆
主曆 2019 年 11 月 24 日 耶穌基督普世君王節

(本報訊)台灣天主教輔仁大學天主教學術研究院聯同主徒會,於十月廿五在台北的輔大校園合辦「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夫至大》宗座牧函百年紀念研討會」,由兩岸三地的神長學者分享福傳與本地化等議題。

台灣《天主教周報》十一月十日報導指出,研討會上,教廷駐華大使館代辦佳安道蒙席開幕禮致辭時,談到他對中華教會期望:「當我們回顧《夫至大》的貢獻及喚起其他教宗們繼續呼籲整個教會永恆使命的同時,讓我們牢記聖教宗保祿六世的一席話,這是他在牧訪時所說的,『現在輪到你們自己去傳教了』。」

探討中華教會本地化

研討會分為「福傳」及「學術」兩部份,來自中國內地、香港、台灣的神長專家共同參研中華教會本地化工作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上午福傳分享的部份,輔仁大學文學院院長陳方中教授介紹《夫至大》的時代意義,他說:「夫至大代表了那個時代的本地化,開始了本地主教及本地神職主導的教會,並嘗試聯結傳統中國文化。可是這樣是不夠的,真正健全的本地教會應該內在是堅實的,有來自信仰的力量,一方面參與社會,另一方面對這世界提出箴言。」

主徒會總會長張少麟介紹該會作為首個國籍修會的成長與使命:「主徒會在為華人服務的優先使命上,只是分享了向萬民傳教的其中一個起點,而不是一個終點;擁抱一個開放的傳教態度,而不是排他性的。」

中國內地的張若翰神父發表論文,題為「中國天主教近現代史上的本地化及對今日的啟發」,他透過分析中國天主教近現代史上的三次本地化進程,指出教會的本地化,「既需要社會各界的推動和支持,更需要教會自身的覺悟行動」。

香港左旭華神父 探討港澳信仰生活

香港的左旭華神父講題為「教會本地化在東西文化交滙的都市中之實踐情況」,他以港澳為例去探討港澳教會的「信仰生活化」。

在下午學術交流的部份,主徒會孫崢神父講題為「剛恆毅樞機思想探秘」,他分析天主教本地化的重要推手、首任教廷駐華代表剛恆毅樞機(Celso Costantini)提出的「從孔子到基督」福傳本地化方案,帶出聖言以種子形式存在於民族文化之中,而天主的啟示具有普遍性、超越性,它能進入一切民族文化的載體,此即中華民族篤信的「道不遠人」(參閱《中庸》第13章)。

禮儀學者、遣使會潘家駿神父的講題為「禮儀本地化—─以台灣教會為例」,他指出一個困擾地方教會禮儀工作者的問題,就是「在我們這個多元文化族群的社會及教會裡,要如何去從事教會禮儀的本位化?」他認為教會團體不必努力硬要去尋找一個萬民通用、萬流歸宗的文化模式來進行教會禮儀的本地化,而需要在「每一個特殊的族群裡的具體生活實況中,來尋找適應和本地化要素」。(公)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