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1980年代香港天主教教育——口述歷史訪問》

刊登日期
2019.12.06

中文大學天主教研究中心出版《1950-1980年代香港天主教教育—— 口述歷史訪問》(二○一九年七月初版;夏其龍、曾家洛、劉卓輝,左圖),透過二十六位天主教學校持分者的故事,建構五十至八十年代香港天主教教育的面貌。

這些口述歷史的重要, 在於帶出教會如何回應時代徵兆:五十年代的難民潮導致香港人口急劇增加,也因而帶來貧窮,以及教育和住屋的需要,天主教會的教育事業乘勢大幅擴展。

該書的緣起, 香港中文大學天主教研究中心於二○一四年與香港教育大學宗教教育與心靈教育中心,以及天主教香港教區檔案處聯合推行「1950-1980年代香港天主教教育—— 口述歷史訪問」,受訪者包括:天主教辦學團體的領導、參與學校工作的修道人、校長、教師,以及學生等,從中展示不同時代辦學方式與社會服務的需要。

此書的特色,是以文字記錄受訪者昔日在天主教學校的回憶外, 內文每段列出錄音檔的紀錄資料, 讓讀者貼近原材料。天主教研究中心希望特別讓將來的教育工作者和學生,藉此了解昔日的香港天主教教育歷史。

此書是香港天主教二十世紀歷史研究計劃的一部份,時任天主教研究中心主任的夏其龍神父於序言中說,出版此書的目的,是「要留下橫跨半世紀以來的這代人,在他們記憶中的天主教教育,藉著他們生活片段的回憶,重組一幅立體歷史情景」。

書中指述歷史可更深入看到天主教教育的特點,包括教會與邊緣或弱勢群體同行、對品格成長的重視、宗教教育的內涵和方式,以及學校在教會內的各種聯繫等。中心期望藉著這些紀錄作見證,反思天主教學校身份的信仰內涵和歷史發展,讓眾人學習如何在發展過程中保持初衷,繼續傳揚天主教教育的核心價值。

書中紀錄多位校長、教師及學生的回憶。第一篇受訪人物關慧賢退休前曾任教多間天主教學校(包括金禧中學),以及曾任校長職務,她說當年教學生涯中,最自豪的是得到學生愛護,認為學校要體現天主教氛圍, 「教職員需要認同公教精神,讓學校團隊過符合福音的生活,這自然就能夠把愛流露出來」。

公教教育推動學生服務社會

於五十至六十年代, 香港華仁書院畢業生黃兆光受耶穌會的辦學精神影響,於日後在工作上活出天主教教育的價值,其中他在香港大學升學時,參與由耶穌會神父創辦的社會服務團,了解到不少兒童失學而提供義教,這經驗更影響他畢業後與大學朋友共同開辦義務中學。

於一九六二年加入嘉諾撒仁愛女修會的詹秀璉修女,於小一已在嘉諾撒修會學校念書,她說:「那時學校的修女很早已告訴我們要關心弱勢的群體,不能看輕貧窮的同學。」在中學時曾擔任義學的小老師,這經歷使她成為修女後,投身特殊教育,而她曾奉派往服務聽障學童的嘉諾撒達言學校任教。她也在訪問中提及六十至八十年代的特殊教育發展。

於五十至八十年代,天主教學校遇上不少發展機遇,培育了不少專業持分者,也鞏固了辦學特色。

這些受訪者希望藉著口述歷史, 建立天主教學校的身份認同,同時肯定天主教學校的宗教使命。(高)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