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雅各伯古道朝聖之旅(四)

期數
3955
刊登日期
2019.12.06
作者
陳振華
主曆
主曆 2019 年 12 月 08 日 將臨期第二主日

今次古道朝聖行最回味的,是有一日即興地行了路程最長、也最艱辛的一天, 也是收獲最豐富的一天。

在行程第六天的午後一時許,我們已行了二十公里,到了山腰一個分岔路,此時包神父提出兩個選擇讓我們決定。

一是按原定行程,向下走十公里找投宿處;另一是他新打探到的路線:往上走十四、十五公里的護理之路(Hospital Route),那是聖雅各伯古道以前原有的路線,在崎嶇山道上設有簡單救護歇息處,為傷病朝聖者提供基本護理。

這條護理之路位於海拔較高的山脊上,路面也較難行,因此被稱為聖雅各伯古道中之古道(Primitive of The Primitive Route),但景色也較壯闊。

不過新路線比原先計劃路線較長之外,到了下一個小鎮地點,也會較難找住宿,隨時要多行五、六公里到下一站,才得投宿休息地方。

考慮過後,大家見時候尚早,神父躍躍欲試護理之路的心情又溢於言表,於是到就近的albergue將各人水樽裝滿,拍拍心口的勇字,上!

古道中之古道

在護理之路上了一個海拔八百公尺高的山頭,放眼四週,羣山環抱,氣勢壯闊,大家見此景色,精神為之一振。

隊友Frank拿起電話,用whatsapp視像通話,以壯麗景色作背景,即時向在澳門的高齡母親報平安。神父見到便讚嘆: 「喺咁高荒山野嶺都有咁強訊號,可即時通訊,正呀!」

隊友Paul則有感而發:「所以而家咪少咗好多掛念囉。」

高山彌撒 最長的一日

在護理之路上到海拔一千二百米高的山峰,時值下午四時許,神父決定在山道上唯一的「醫院」遺址舉行彌撒。在此四顧無人的山嶺上進行感恩祭,心神份外收歛。

一千多年前,西班牙國王Alfonso II 經聖雅各伯古道瞻仰聖雅各伯遺體,自此之後,在這道上的Fonfaraon小村落,便設置了簡單的「醫院」,為途經的傷病朝聖者提供休歇之所及基本護理。

想像千多年來,在簡單落後的條件下,朝聖者仍在艱辛路上絡驛不絕,在高山匱乏之地,仍有有心人為他們施加援手,憑藉的都是心中一股信念。自己在裝備齊全下,能有機會到此憑吊昔日痕跡,花點氣力又算得了甚麼。

這護理之路路線上山下山段落頗多, 而且好些路上滿佈碎石。隊友Paul說這路面情況類似西貢蚺蛇尖, 只是蚺蛇尖石子更細碎,同時阧斜坡度不同。

路線的長度也不似預期,連同入夜後隊友短暫失散,這天一共行了四十五公里,是整個旅程中最長的一天。

到達小鎮內,天早已入黑,餐廳也收爐,幸好較早到埗的Frank和Paul在商店買備了乾糧,我們便在路邊草草用過晚餐, 到達旅館時已是晚上十一時。

路上有心人

完成護理之路後,在小鎮La Mesa 的旅館登記,已是睌上十一時,早過了朝聖路上,旅舍一般十時關燈的慣例。

不過店主婆婆仍笑意盈盈接待我們, 小聲介紹各項設備後互道晚安。

翌晨七時許到餐廳用早餐,待坐下時,才發覺昨晚遍佈泥濘的運動鞋,早已抹得亁淨。店主婆婆深夜仍這樣細心照顧,實在是意外的感動。

事實上她大可不用這樣做,因路上絕大多數的旅館慣例,都是在大門入口放置鞋架,朝聖者要脫下風霜滿面的鞋子,才可上房,到第二朝離開時才穿上。

而在路上遇到的有心人也實在不少, 在超市取票排隊買麫包時,排在前面的伯伯堅持將他的票給我先買、教堂彌撒時, 當地嬸嬸見隊友Terence貌似學生,在銀包掏錢出來要資助他旅費(Terence當然不肯收)、之後在菜市場,當地居民知道我不諳西班牙文,一直帶我到某檔攤去買菜種,對面生果檔老闆又主動幫忙致電叫檔主回來。人間總是充滿有心人。(待續)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