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至大》宗座牧函新中譯本感言

期數
3956
刊登日期
2019.12.13
作者
林瑞琪
主曆
主曆 2019 年 12 月 15 日 將臨期第三主日

二○一九年適逢教宗本篤十五世一九一九年發布《夫至大》(拉丁文為Maximum Illud) 宗座牧函的百周年紀念;當年教宗本篤發布這劃時代的宗座牧函,主旨是要促進本地化教會的健全建立及可持續發展,儘管教宗當時在文中沒有使用「全球化」的字眼,但文中提出新穎觀點,卻至今仍對普世教會帶來甚具價值的影響,亦促使天主教會穩步發展成一個真正全球化的教會,由這角度看,在一百年繼續認識《夫至大》宗座牧函,仍是非常必要的事。

文言文譯本對現代讀者有困難

一如湯漢樞機在新中文譯本的「序」所說,「一百年前,《夫至大》宗座牧函公布之時,原文為拉丁文,對中國的教友來說,自然有閱讀上的困難;於是『愛教愛國』資深天主教學者馬相伯老人以優雅的中國文言加以翻譯,對中華教會的發展及成長,作出很大的貢獻。……但由於時日的推移,中文白話本的全面普及,現代大中華地區能朗讀文言文的人士已大幅減少。為照顧現代中華教會成員的需要,香港教區聖神研究中心主動發起重譯《夫至大》宗座牧函為現代漢語,誠為美事。」

二○一九年五月我們決定進行翻譯工作, 並為節省時間起見,初稿由本人執筆,按照教廷法定的英譯本,並參考拉丁文原本及馬相伯譯本而成。由於我個人的資質有限,因此特別邀請台澳港各地的學者擔任審核,他們計有精通拉丁文的澳門教區前任副主教羅玉成神父、對近代中國教會史研究卓有成就的台灣輔仁大學歷史系的陳方中教授(不久前剛剛榮任文學院院長)、聖神修院神哲學院神學教授劉賽眉修女、聖神修院神哲學院署理校長耶穌會士吳智勳神父,以及聖神研究中心《鼎》季刊英文版編輯潘惠敏博士。

五位審核者對新中譯本的貢獻,遠在筆者之上,沒有他們的參與,讀者就沒有機會讀到目前流暢通達的譯本,我們亦不會忘記耶穌小姊妹會麗芳小姊妹對譯文的終定本作中文行文的全面修飾,是不可或缺的。當然,如果譯本尚有任何缺陋,就純然是筆者個人的不足所致。

新舊對照產生有趣的火花

當年馬相伯老先生執筆中譯時,文本並無編號;現今的新譯本,參照英文本加上相應的編號, 盼望對日後其他學者引述該文時有所幫助。為了讓讀者了解新舊譯本的分別,我們試將文中第12 號讓讀者對照參考。

馬相伯譯本: 

「12. 反是, 而以天主之田園,畫歸其經理之一分,竟據為獨有,若私產然者,至不願有一毫得經他人之手,則其當誚讓為何如耶?尤其教友之數本不多,而四圍錯居之教外則極多,(此余所痛陳者固往往而有也,)職既當訓導之矣,而己與所屬講道人數實不勝任,乃猶不肯徵用他人相助為理,則其當被天主審判之嚴,後何如耶?」

新中譯本: 

「12. 另一方面,我們絕難認同任何人接受了分配給他耕耘的一片上主的葡萄園,而將之視為一己的私產,甚或成為不容外人插手的領域。當臨到天主嚴厲審判之日,這樣的人將會如何?特別是有一種經常引起我們關注的嚴重情況是,一個相對微小的信友團體被龐大數量的未信仰者所包圍,而傳教區的長上未能向他們講授教理,卻是因為他既無足夠人手,又不願接受他人的相助。」

由以上的一段看,馬相伯譯本果如湯樞機所說的「優雅」,但亦有點與現代人隔閡。足證新譯實有必要。

教宗先見之明有待大家發掘

另外,重新翻譯亦令筆者更關注到有些往昔受人忽略的段落,例如第30 號教宗本篤對女性在傳教事功上貢獻良多的讚譽。他說: 

我們在此不能不提及的,是婦女所作出的種種貢獻。早自初期教會,她們經已憑著勤奮及熱心對傳布福音者給予助力。在此,我們想特別讚揚那些向上主宣發貞潔願並致力於傳教的被召者。她們投身於教育兒童以及從事其他的慈善工作和熱心敬禮。我們期盼,這份對她們卓越成就的肯定,能鼓勵她們更進一步為教會工作。我們也希望她們明白到自己的工作效力卓著,與她們的靈修生活日臻完美應是相稱的。

在引用「夫至大」宗座牧函,去探討教會本地化發展的文章多不勝數,但是引用這一段的學者卻不多見。同樣的情況也許出現在其他談教友及談公教團體的段落中,也許這些段落不涉及重大的策略主題而不受重視,但在現實生活中對我們甚有參考價值。

出版之前一星期,喜聞主徒會也剛剛出版了中譯本,互相參考,相信對中華教會實在是最理想的事。同頌主恩,愈顯主榮。

這份日新又新的牧函,是教宗本篤十五世送給一世紀前我們的先輩以及同時送給現代人的珍貴禮物,值得大家撥出一點時間,將這本小冊子細讀一遍,肯定會有更新的得著。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