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間】平安夜

期數
3957
刊登日期
2019.12.20
作者
楊志強
主曆
主曆 2019 年 12 月 22 日 將臨期第四主日

翻撿舊稿,發現廿五年前的聖誕前夕,我寫過這麼一個故事:

平安夜,城外來了一對夫婦,男的牽著驢,女的坐在驢背上。他們本來是在二千年前的猶大曠野趕路的,今早迷迷糊糊地走進一條隧道,出來便在我們城裡。此刻,他們無心留意周遭令人目眩的節日景象,因為太太快要生孩子了,男的急著找地方給她落腳。

一連走了許多家酒店,司閽的一看他們的模樣,便搖頭擺手。有位好心的路人把他們領到一家掛著十字徽號的私家醫院,一個姑娘替他們辦手續:「先交按金。若無現金,信用卡也可以。」「我們沒有……」「看來這兒不適合你們,還是到公立醫院去吧。」

他們好不容易才找到公立醫院,急症室裡登記的職員說:「請拿出身份證!」「我們沒有……」「旅遊證件呢?」「也沒有!」「你們是非法入境者嗎?」這時,一個佩著槍的差人走過來,旁邊有人說:「快走吧,給抓住,你們的麻煩可大了!」

他們連忙離去,覺得離開城市愈遠愈好。街道愈走愈冷清,女人的肚子也愈來愈痛。男人急了,只好敲附近一家農舍的門。開門的是一位老婆婆,她一看便明白了:「大嫂,快進來歇歇,待我燒水……」

子夜時分,屋子裡傳來了一陣嬰兒的哭聲。一個孩子就這樣誕生了。 

…… 

那時我得每天給本港一家大報寫一個五百字童話,居然寫了六百多個,這些故事後來編成了十本寓言集,以上是其中一則。有說那年頭是香港的黃金時代,其實也不盡然:製造業早已偃旗息鼓,地產一枝獨秀,和現在一樣樓價高企,打工仔若無緣入住公屋,月入大多租不起一層小小唐樓, 芸芸眾生皆「餐搵餐食餐餐清」,沒幾個人有本事儲首期供樓。九七將臨,前程未卜, 商家都想「搵快錢」,不識政治為何物的港人不知等待著自己的是禍是福,才子才女忙著把即將面對的兩個世道諭作乾娘與親娘,不知該如何伺奉。像如今一樣,那時也勢利成風,新移民被目為「阿燦」。但誰也沒想到,後來風水輪流轉,昔間被港人小覷的說「煲冬瓜」之人忽然成了令人稱羡的大金主,有些名店居然「反轉豬肚」,視操本地話者如無物。好些醫院也忽而一改當年常態,對不是操本地話的病人前倨後恭起來。當然囉,有頭有臉的人誰不「常有理,無不是」?明明「睇錢份上」,卻說成「愛心爆棚」。「醒目」做人自是「港豬」本色,呵諛奉承的對象不過換了主角,世態炎涼當然有增無減。我們這故事若在今天上演,急需別人伸出援手的聖家去拍時下正準備歡度聖誕者的家門,平素嘴巴「愛」字不絕於耳的人會如何反應?有多少人會善待這即將出生的小嬰孩?答案不提也罷。

聖誕是個充滿童真的故事,在弱肉強食, 錙銖必較的人間,千百年來有若一縷清泉,標記著另一種生活取態。人當然要活得很實在,但「實在」不是見風駛帆,不是「執輸行頭慘過敗家」,不是敲骨剝髓巧取豪奪,而是活好自家本份,做個言行一致的正派人。而良善心謙地活在世上的人也多得很,只是,在一天到晚只嚷著「主啊主啊」的人堆,怕就很難找到了。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