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RIA DEI EST VIVENS HOMO

期數
3959
刊登日期
2020.01.03
作者
張心銳
主曆
主曆 2020 年 01 月 05 日 主顯節

主顯節(甲年讀經) 

讀經一:依六十 1-6   ∣   答唱:詠 72   ∣   讀經二:弗三 2-3,5-6   ∣   福音:瑪二 1-12


 

週末, 本人有機會參觀聖伯多祿廣場的聖誕馬槽,今年馬槽的聖像,幾乎完全用木製成,並富有特倫多傳統的元素,馬槽背景使用的木材,是來自受暴風影響的地區,凸顯聖家在白冷所面對的危險。在我欣賞馬槽之際,赫然見到一位吉卜賽婦人,她抱著一個小孩子並在路旁行乞,小孩沒有食物充飢。這對吉卜賽母子跟馬槽的聖像,形成強烈對比,因為,聖像所穿著的衣服比這位可憐的吉卜賽母子還要多。我決定打開書包把僅有的三文治送給他們,還給些哀矜。當我準備把微薄的哀矜交在女士手上時,那位女士斷言拒絕說:「你已把午餐送給了我的兒子,我不能再接受你的金錢,願天主祝福你。」之後, 她們便離去了。我感到很錯愕,平常我們對那些行乞的,總會有些歧視,覺得他們存心詐騙。相反,這位有骨氣婦女的說話,在現今物質掛帥的社會,是難能可貴。

從天主性到人性

今天的世界, 人性價值似乎不被重視, 「黑暗籠罩著大地, 陰雲遮蔽著萬民」( 依六十2 ) , 光明好像遙遙無期。主顯的星光臨現人間,使人性的高貴和尊嚴,重現光芒。照耀馬槽上的星光,不是在威權或金錢,而是在微小、平平無奇中體現。真正的光榮不等如威風霸氣,也不會與驕橫掛勾,更無須用手段達成。因為, 天主的光榮願意在柔弱的人性中顯露,當我們受苦時而不沮喪,不覺失威,不翻臉,不記仇算賬。然而,被閃爍明亮星光吸引的賢士(瑪二2),也企圖向黑落德王邀功。同樣,我們把天主的光榮視為求取功名,彰顯自己的豐功偉績,祈求天主有求必應,幫助趨吉避凶。同意嗎? 

賢士的成熟穩重

最後, 賢士們不負所託,找到了默西亞之後, 沒有報告黑落德王( 瑪二12 ) , 險成千古罪人。天主的光芒,使他們謙虛及明智,在尊重當權者,沒有跟黑落德王衝突;同時不甘於受其利用,達到當權者的政治目的。賢士們的慎重及合作,不割蓆,不篤魁,以和平的方式, 又保持君子風度,堅持自己的立場、原則;是現今基督徒參與社會事務時的榜樣。 

朝拜中的愛情與真理

金言聖伯鐸主教把三王來朝、耶穌受洗及加納婚宴三件奧跡合併,成為「主顯三部曲」,把三個事件,視為同一的奧跡。(參閱主顯節第二晚禱謝主曲對經) 天主聖三的光榮, 展現在耶穌聖誕及其公開的生活;耶穌受洗時聖父與聖神,對聖子有形的見證;聖子變水為酒,把葡萄酒化為新而永久的盟約之血,慶祝天人婚宴的愛情;連向嬰孩所奉獻的「沒藥」,也極具象徵意義, 預示耶穌苦難的道路。天主的愛情與真理的光華,照射在十字架上。所以,主顯節把聖誕的喜樂與十架的苦難交織一起,像蘇軾的名句:「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喜樂與痛苦是生命的硬道理,但是榮光不盡的天主,仍會重新擦出燭光般的星火。

總結

其實,天主的光榮在哪裡?首先, 耶穌是完美地彰顯天主的光榮;其次, 就是我們。人有能力彰顯天主的美善, 因為天主賦予我們意志及自由,使能有意識地反映天主的光榮。在新年之始, 我們要謹記,聖依勒內的說話,「天主的光榮是人活出人的圓滿」(Gloria Dei est vivens homo)。我們活出人性,就是天主的光榮,社會及教會乘載著天主的榮光,便不再被謊言和腐敗所控制。

 

主日講道由慈幼會張心銳、道明會左旭華、香港教區黃君右及耶穌會黃錦文四位神父輪流執筆。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