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委會催淚煙調查:為清潔工人提供裝備

期數
3963
刊登日期
2020.01.31
主曆
主曆 2020 年 02 月 02 日 獻主節

(本報訊)自去年六月起,警方在香港各區發射逾一萬六千枚催淚彈。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於一月十六日發表調查,指催淚煙遍布社區,戶外清潔工卻未獲發合適裝備,健康受到威脅。該會促請政府確保僱主為工人提供裝備並作撤離安排。

勞委會訪問八十八位食環署及康文署外判清潔工,他們大部份都是街道外判清潔工,其次服務公園或遊樂場;他們主要在西灣河、尖沙咀以及旺角等催淚彈密集施放的區域工作。

記者會上,該會政策研究幹事羅佩珊指出,五十四名在催淚煙影響範圍從事清潔工作的受訪者中,近六成五在工作期間感到不適,主要是喉嚨乾渴、持續咳嗽和持續流眼水等徵狀,亦有人出現嘔吐及肚瀉。

不過,調查指外判承辦商沒有為工人提供清理催淚煙殘留物的個人防護裝備,工人最常只獲發普通外科口罩及乳膠╱橡膠手套。羅佩珊指這些裝備不足保護工人,一些較佳裝備如N95口罩,待工人主動提出,僱主有時才會提供;而催淚彈的殘留物,更會附在清潔工人本身的衣服上,並帶回家中。

清潔工吸入催淚煙 喉嚨痛失聲咳嗽個多月

從事康民署外判清潔工約十五年的友姐,於油尖旺一帶工作,她在會上指出,曾數次在衝突場面中,吸入催淚煙而感到不適,咳嗽、流眼淚,甚至喉嚨痛失聲,「咳嗽了一個多月」,而要數度求醫。

友姐說,外判商未有給予清潔工對催淚彈的清潔及保護指引,只有在電話提醒她遇有衝突時「小心一點」;而她多年來的工作裝備都只有普通的外科口罩及膠手套,在衝突場面中,她曾睜不開眼睛,需由現場人士用生理鹽水替她清洗。而在警方施放催淚彈時,她也不敢擅離崗位,只會在附近暫避,「自己走,沒有糧出」,須等公司電話通知才能離開。

勞委會指出,雖然食環署曾發出相關指引,但在缺乏懲罰及監管不力下,部份承辧商未有提供合適及足夠的個人防護裝備、安全培訓及有效的撤離安排;而康文署更未關注公園外判清潔工人的防護裝備供應情況及應變安排,危害他們的健康。

調查亦發現,直接吸入或接觸催淚煙受訪者的徵狀較顯著,反映戶外清潔工人直接面對催淚彈的工作風險更高,所以預早及有效的撤離安排十分重要。但逾半數受訪者表示沒有獲承辦商僱主交代撤離安排。

勞委會建議政府為可能受催淚彈及其殘餘物影響的街道、戶外康樂設施等進行工作安全評估;並確保工人有足夠的個人防護裝備,有必要時由政府直接及即時提供;遇緊急情況應容許清潔工人及保安員等自行離開。

調查指政府亦應提供更衣及洗澡設施,避免工人把污染物帶回家;在部份受催淚煙影響的重災區,政府應委派專業人員,在全副保護衣裝備下執行清潔工作。

政府部門亦要敦促及確保承辦商,向工人講解工作安排;並公開催淚彈的成份,確保公眾健康。(吳)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