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講道】SEQUELA CHRISTI

期數
3963
刊登日期
2020.01.31
作者
張心銳
主曆
主曆 2020 年 02 月 02 日 獻主節

獻主節(甲年讀經) 

讀經一:拉三 1-4 ∣ 答唱:詠 24 ∣ 讀經二:希二 1 4-18 ∣ 福音:路二 22-40

我在備修期時候, 每週都有神修分享的, 輪到我分享聖召感想時,我說:「自己想成為神父,不希望只成為修士(終身修士)。」之後,備修院主任神父便向我解釋:「慈幼會是修會,成員有神父及修士,如果你從未考慮過成為慈幼會修士,不妨考慮聖神修院,成為教區神父。」那時我便茅塞頓開,開始明白加入修會及做神父的分別。到初學期我更肯定慈幼會會士的身份,甚至曾問天主及自己,我應否成為慈幼會修士。 

可惜,今天奉獻生活面對前所未有的危機,其中外在因素是修會神父因履行鐸職,使會士的身份變得不夠明顯;內在因素是個人主義盛行,團體傾向「多分工,少合作」,欠缺凝聚力,使修道聖召欠缺吸引力。青年人覺得做神父,主持禮儀聖事有更大的效益。或者,有些只為做神父,而加入修會,讓自己成為「超級神父」。我們不應把神職及修道對立,勿把這兩種召叫混淆及誤解。一方面,慈母教會要繼續反省,如何把奉獻生活的神學觀與時俱進;同時,要喚起信友對修道生活的關注及理解。因此,聖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一九九七年把獻主節訂為全球修道奉獻日。

為何修道? 

奉獻生活源自追隨耶穌基督,活出基督真正的人性及愛,修道生活選擇了更貼近耶穌的生活方式,即像祂那樣「神貧」不受世物及財富的勞役;像祂般「貞潔」自由地與不同種族、階層的男女深度交往,像祂那樣「服從」謙遜地分辨、認識及追隨天父的旨意,不被自我中心所束縛。這些質素及條件就是指向耶穌最深的內在經驗,祂體會到自己是天父的愛子, 願意與我們同行。

如何同行? 

本主日福音:「看,這孩子已被立定,為使以色列中許多人跌倒和復起,並成為反對的記號──至於你,要有一把利劍剌透你的心靈──為叫許多人心中的思念顯露出來。」(路二34 ︱ 35 )西默盎在聖母獻耶穌於聖殿時所作的祝福及預言, 印證了基督的使命,也是修道人的使命。耶穌到最後,成為反對的記號,皆因主耶穌間接選擇了成為邊緣的人,被當時擁有權勢和利益的人攻擊、排斥及迫害。就今天社會學來說,邊緣的階層就是指言行舉止,生活方式不被主流社會所接受,他們的出生,環境或行為被排斥、藐視、看輕、甚至壓迫。反觀耶穌的生命,祂從受洗,直至十字架上都是與罪人和被邊緣化的人為伍並同行。

天主的慈悲及可信

保祿在希伯來書曾說過: 「祂應當在各方面相似弟兄們,好能在關於天主的事上,成為一位仁慈和忠信的大司祭,以補贖人民的罪惡。祂既然親自經過試探,受了苦,也必能扶助那受試探的人。」(二17 ︱ 18 )「忠信」的希臘原文(π ι σ τ ὸ ς ),作為主語解作「忠信」(faithful);若用作受詞,應被翻譯為「可信」(reliable)。耶穌是大司祭,祂作為我們一份子;也是天主子,使成為我們信仰的對象;祂甘願被邊緣化,把救恩帶給普世人類。 

奉獻生活的先知性

為修道生活而言,主流價值不會鼓勵人們去追求貧窮、貞潔或服從的生活; 不是覺得太難而是覺得這種生活「有問題」。但是,奉獻生活就是效法耶穌, 偏偏將自己放在社會的邊緣上;其次,就是服務及陪伴這些無權選擇而成為邊緣的人,他們無奈地被邊緣化,包括貧窮人士、有家庭問題的受害者,老弱患病者、有學習障礙的兄弟姊妹。奉獻生活就是去安慰及陪伴他們,透過探訪、教育、輔導及爭取公義等行動,表達天父對我們無條件的接納及寬恕,為他們帶來希望及改變。所以,修道生活從來不是抽象的,不是看透世事及遠離紅塵,而是生活在社會中的投身及參與,更成為天人中保,見證天國臨現人間。 

總結

記得在初學期開始,每級的初學生會選擇一句拉丁語作為座右銘,我們最後選了「Sequela Christi」(跟隨基督)。其實,跟隨基督不只為修道人,也為所有的基督徒,我們或多或少都是「在家修道」或「出家修道」,因為神貧、貞潔及服從的生活,一直是每位基督徒生活的方式。讓我們在舉行獻主節的感恩祭時,堂區能保持這美好的傳統,以燭光遊行和祝福蠟燭,慶祝耶穌奉獻自己,成為照世真光, 也邀請各位繼續為修道及神職聖召祈禱, 使我們各人能成為「啟示異邦的光明,天主子民的榮耀」(路二32 )。本人在羅馬永遠之城,遙祝各位鼠年進步,教會聖召日增。 

主日講道由慈幼會張心銳、香港教區的左旭華和黃君右,以及耶穌會黃錦文四位神父輪流執筆。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