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筆容辭】守望相助 團結自救
庚子年伊始,本應喜氣洋洋、親友共聚,卻因為「新型冠狀病毒(武漢肺炎)」在中國內外的不斷擴散,人心惶惶,大家盡量足不出戶,或忙著四出撲口罩。
去年十二月傳出有多宗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出現於武漢,至一月十一日出現首宗官方公布的死亡病例,隨後世界各地也陸續出現確診患者,而香港的首宗感染個案,亦出現於一月廿二日。短短一個月間, 單是中國大陸的確診人數已遠超○三沙士的全球確診總數;至於香港,確診與懷疑個案在持續增加之同時,也成了病毒感染者的「轉口港」。
經歷過○三沙士的香港人,早在肺炎消息傳出初期便懂得戴口罩,加強注重個人衛生。今天重提沙士期間失去的近三百條生命,尤其是醫護人員的犧牲, 香港人依然心如刀割;可是,以林鄭月娥為首的高官們,卻看似是毫無感應。
眼見疫情擴散之快及廣,各國為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及考慮到防疫的迫切性,陸續採取各項積極措施,包括安排包機到武漢撤僑、禁止中國旅客入境、統籌口罩的供應,以及維持口罩的價格等。這一切在其他城市與國家都是可行的措施,在香港官員的口中,卻都是難以實行,特首更反過來把限制內地旅客入境的防疫建議說成是歧視。
較早前,醫院管理局質素及安全總監鍾健禮在記者會上,確認非本地居民一旦在港確診,在隔離令期間的求診和治療費用均可獲豁免, 引起爭議,市民擔心此做法會鼓勵內地人湧入香港求醫, 令醫護界不勝負荷。這次特首一反樂於解說施政理念的常態,一日後便宣布向非港人確診患者收取費用。
然而,正如鍾健禮所說,這是按照《醫院管理局條例》的普遍做法,條例基於《國際衛生條例》而訂定,因此也是世界各國的一貫做法,以避免外國人因醫療費用的負擔而延誤求診,減少隱藏患者。本來限制內地旅客入境,即所謂「封關」,應可大大釋除市民的疑慮,政府卻選擇並極速放棄一項以人道主義為本,並真正有助防疫的措施,這才是真正違背國際衛生準則。
政府不願意對症下藥,在位者只圖邀功諉過的嘴臉, 導致社會瀰漫著一片恐慌與憤怒。自農曆年假期結束後, 政府所做的,就只是讓這個城市逐步癱瘓,迫使人人足不出戶,是完全不顧市民身體及精神健康的做法,實在令人擔心。
病毒固然可怕,人心的惶恐似乎是來自一份無助感。在這危機中,請不要讓政府的不作為把我們的情緒牽著走,更不要把怒氣發洩在處於不同崗位上工作與服務的人,尤其是基層勞工和醫護人員。願大家能以守望相助之情消除恐懼,以團結之力對抗難以預知的疫情,盼望香港以至整個國際社會,早日走出新型肺炎的陰霾。
•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 www.hkj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