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際歷史文化專題比賽 聖言中學研習小販歷史

刊登日期
2020.02.07

香港歷史博物館及香港中華文化處促進中心合辦「第八屆校際香港歷史文化專題研習比賽」,其中聖言中學五位學生: 中四級的陳家輝、周晉勳、周敬溢、吳嘉峰、吳浩天,以香港小販(Hawkers in Hong Kong 1842)為題,在初級組文字報告比賽中取得季軍。以下是該五名同學為本報撰文分享——編者

歷史總是被人以「沉悶刻板」標籤, 彷彿書籍裡、課本裡的那些故事毫不「貼地」,和自己毫無關係。但如果能跳出書本的框框,以香港社會裡各種文化現象作為對象,用專題研習的方式進行探究,就能夠體驗在平常課堂中甚少使用的學習方法,並在其中深化對香港歷史的認識,還能夠提升對歷史科的興趣,一舉多得。於是,我們在歷史科老師吳老師的推薦下, 參加了由香港歷史博物館和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合辦的「第八屆校際香港歷史文化專題研習比賽」。

決定參賽後最重要的自當是選擇專題研習的對象了,一個引人注目的題材或許能讓評判們眼前一亮,為我們的作品加上一點印象分。本次比賽的主題是「民生行業變!變!變!」,著眼於香港社會中的七十二行,探討各行各業的興衰背景, 乃至對社會民生的影響。在討論的過程中,一位組員提議以小販作為研究對象, 小販接觸面廣,其盛衰起落能反映宏觀的社會經濟結構改變,亦折射出政府管治的理念。同時,小販特別貼近市井,與香港的草根階層息息相關,令我們能了解普羅市民的生活水平和文化的改變,恰恰符合了主題裡的「變!變! 變!」,因此,我們決定將開埠以來小販行業的發展史作為本次專題研習的題目。

小販是一門歷史悠久的行業,早在開埠前已存在,其對市容和公共衛生的挑戰令盡量不干預本地華人社區的港英政府也要訂立種種規例和政策去限制其活動。戰後香港百廢待興, 在五十至六十年代,大量難民湧入香港, 他們身無分文,只好以擺檔維生,小販數量因而急劇上升,在七十年代達至頂峯。在那個時候,街頭巷尾都能夠聽到 「走鬼喇!」的喊聲。可惜自八十年代起,香港經濟開始轉型,市民對衣食住行都有了更高的要求,轉為光顧商場和超市。同時,政府的小販管理政策亦進一步限制小販的營業彈性,缺乏資金提升商品質素的小販於是便漸漸式微。然而,社會高度發展後的千禧年後,香港又興起了保育本土文化之風,在民間團體的積極倡議下,政府亦訂下推廣政策,使小販行業開始向旅遊文化方面發展。花園街、廟街和鴨寮街等各具獨特性的街道,成為吸引本地居民和外來遊客的景點,使得小販行業得以重生。

在編寫文字報告的過程之中,我們都獲得了許多寶貴的學習經驗,例如一開始在面對眼前海量的參考資料時,我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學會了在網絡上、書本中和政府文件裡篩選與研究對象有關的部分, 大大提升了我們閱讀資料的效率,而這項技巧更能應用在我們平日讀書學習中,確實終身受用。老師也鼓勵我們嘗試以論文的格式撰寫報告,如教我們添加註腳和撰寫引言的方法,讓我們能一窺論文的真面目。在搜尋香港開埠初期有關小販的資料時,我們找到了一份內容翔實的政府檔案,很有參考價值。我們五名組員便第一次踏入了一直「只聞其名,不識其中」的香港歷史檔案大樓,翻閱著眼前這份歷史文件,我們都一樣感受到歷史的那份厚重感,這樣的機會在平日課堂之中是很難出現的。

幸運地,我們能在衆多參賽作品之中脫穎而出,獲得初級組文字組的季軍。能夠獲獎固然讓人開心,但我們在進行探究的過程中,發現原來平日不起眼的街邊小販,都能反映出香港歷史的獨特面,歷史就在我們身邊。在我們心中,能夠從日常生活中一事一物探究歷史的這份樂趣絕對要比比賽結果來得更重要。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