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代人】青年人 — 2019年度的風雲人物
二○一九年六月,教宗還未公佈二○二○年普世青年節主題,香港青年就已把這個主題活出來了。他們急不及待,回應了耶穌的召叫︰「青年人,我對你說:起來罷!」(參路七14)
美國《時代》周刊二○一九年風雲人物,最終由瑞典環保少女格蕾塔.通貝里(Greta Thunberg)獲得,但香港抗爭者也獲得了三成人的支持,成為該年度的票選風雲人物。香港人獲得了世界的關注和認同,足以令這一代香港年輕人自豪。
不論你價值觀和政治理念如何,無人能再否定青年人在世界的影響力。不論你是否認同青年人的思想和行動,青年人也在影響世界,創造世界潮流:他們更追求世界的公義平等、更注意到環境保護的迫切、更勇於創建一個美好的社會。
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歐.古特瑞斯在發表新年賀詞時就表示:「青年就是當今世界的希望。你們提出公正的要求,要在塑造人類未來的過程中發揮自己的作用。我支持你們。聯合國支持你們——聯合國屬於青年。」
「這才是人說的話啊!」本地新聞看得太多,看到香港的青年不斷被當權者欺壓和否定,聽到聯合國秘書長的話時,你有感動了一下嗎?或許有人會說:「這不過是一些門面說話,有甚麼好感動的?」首先,就算只是門面說話,試問香港有哪位政府人員、哪個公共機構講過做過呢?其次,這段話所以讓人感動,正是因為它反映了一種大家應有的態度:不要先做決定,然後假裝向青年諮詢;不要聽了青年的意見,卻嗤之以鼻,依舊故我。我們要去認真瞭解青年提出的要求、決定、行動,合理的要給予支持,值得商榷的也要好好回應。
「How Dare You !」是格蕾塔.通貝里公開指責全球政要對地球暖化危機不作為的名句。二○一九年六月至今,已七個月了。政府領導固然沒有把青年當作香港的希望,但當權者無視自己的不合理時,卻全盤否定青年提出的合理要求。面對這樣的政府,香港的青年可以怎樣?有誰可以為青年指引方向?教會可以擔當這個角色嗎?有青年分享說:「不求教會走上前線,但求聖堂能成為青年人的後盾,幫助無權無勢的市民,在抗爭中充當一下人道救援的避難所。其他的,都不會再有期望了。」教區的兩個青年年都過去了,試問有多少堂區真的有和青年同行,與青年站在同一陣線?也許教會也只能為青年祈禱……
青年偶然也會迷茫失意,需要教導和指引的。不過這時勢下的青年,只會環顧四周向同路人尋求幫助,卻未必會向站得遠遠的教會尋求指引和協助吧。經歷了二○一九年,全世界的青年都已經站起來了,青年們已經邁步向前。無論你支持、反對,還是中立,他們都會繼續向自己的目標和理想前進。當教會在二○二○年高呼「主,快來」時,如果發現主早已來到,並站在青年的身邊,教會應該馬上走向他們,還是再向對面的一群招手大叫「主,快來」呢?
•本專欄由教區青年牧民委員會「青委之友」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