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仍在野》之罪疫

期數
3968
刊登日期
2020.03.06
作者
李達修
主曆
主曆 2020 年 03 月 08 日 四旬期第二主日

在當今肺炎疫症全球大流行的境況下,今年實在沒法不把四旬期的反省與它聯想在一起。我們經常看待四旬期如同一場戰役,有一大堆累積著的敵人要擊退,有一整套如行軍式的操作須實行。祈禱分心、缺乏愛德,貪婪魯莽、嫉妒記恨;一個不漏,不容有失。念玫瑰經、拜苦路,守大小齋、辦告解;年年如是,歲歲重複。雖然能夠照樣做都已經很好,可是四旬期的精神不在於循舊,而在於更新。這四十天象徵著在信仰中恆常地更新自己的生活,以準備迎接更新的生命。悔罪與贖罪是更新的一面,不過贖得夠並不表示悔得深,但常常引起錯覺,以為妥辦便了事、成事。

罪(sin)就像一種病毒(virus), 放於目前處境中,就像在武漢觸發的新形冠狀肺炎病毒。眾所皆知,由舊約時代開始, 罪不會只是停留在一個人身上,而是像一種傳染病,從一個人傳至另一個,甚至更多的人,直至感染到全家和團體,以致蔓延社會及整個世界。

最初,出於驕矜和自私,一個人或一小撮人在其愚蠢之下作了一些壞事。壞在於違反自然天理, 並且對造物主既不信任又不尊敬。他們只顧自己有所得益,又以為其作為反正不會太害到別人。然而,他們當然錯了。到了他們發覺因此所帶來的一連串嚴重後果及廣泛影響時, 他們在那一刻所關注的, 卻依然只是如何推卸責任, 和如何保存自己的面子。於是只好故作鎮定, 尤其在需要交代時, 仍在佯裝甚麼事都沒有發生, 甚至處處詭辯砌詞。試想亞當厄娃原罪的故事, 是否這樣? 即使到了今天, 何嘗亦非如此? 

可惜不久情況已經失控。愈來愈多人受到感染。那藏有驕矜與自私的,尤如猛烈病毒的罪,使人於愚妄和錯亂中行為。罪也正是藉此廣泛流傳, 透過隱瞞、掩飾、造假、欺詐與謊言,成為一場全球大流行的瘟疫(pandemic),無人能夠倖免。發展至今,已是一種風土病(endemic)。更可惜的是,正因為以上原因, 沒有太多人再把罪疫當做一回事了。他們視之為「只是生活和生命的一部分」,「一件正常的事」,「人人皆會有此經驗」,所以掉以輕心。就像偶爾來一次的傷風感冒一般;發病了自然難熬,要受幾天苦。然後便會讓事情過去,把它忘記了, 直至下一次它再發生為止。

不過我們都是接受過聖洗的,本應是已治癒的人,也曉得罪之破壞性。因著我們所領受的信德, 我們知道耶穌基督已救贖了世界。他一口氣由道成肉身直至受難被釘及死亡復活,完成了這行動。可以說他就是破解罪毒之疫苗。從我們教理中認知,藉著主基督在祂的教會內所建立的聖洗聖事,一切原罪的玷污都得以潔淨赦免。可是,殘存在我們內的卻仍有對罪惡的傾向。用比喻來說, 罪就仿如那些頑強的病毒,仍然隱藏在我們內, 隨時於我們脆弱一刻,再次爆發,攻陷我們。

因此, 四旬期也算是一個積極防疫的時期。我們要認真地面對罪疫,提防罪惡的傾向,提防魔鬼隨時隨地把引誘擺在我們眼前,以煽動我們去犯罪。我們可以如何防疫,以保護自己呢?帶上靈性的口罩,常用靈性消毒劑清潔神魂, 就是守齋、克己與補贖。須知保護自己不去犯罪, 同時也就是保護別人,減免他們受到誘惑而去犯罪的預防措施;因為一個人的罪往往是由於對另一個人的罪所作出的反應。更良好的方法,仍然是維持自己健康及強壯。保持均衡的靈魂食糧習慣,作多些靈性運動,安排足夠時間安憩於主內。始終雙管齊下, 才是上策; 不要太自恃不會跌倒染病,也不好單靠外在的裝備來抗疫。

在聖灰瞻禮彌撒的福音裡,主耶穌提醒我們不要膚淺,更不要炫耀取寵。即使在過虔誠和慈善的生活, 魔鬼仍存在於細節中。正因如此,聖灰是一個外在記號,推動我們確切地面對自己的真實。它象徵著我們的有限,我們的卑微, 我們的過客性。聖灰喚醒我們, 我們只不過是人, 在塵世中一切風光轉眼化飄渺,我們只是臭皮囊。還是恩寵值得依恃,還是捨身相救的愛才真正永恆。

願主賜我們那份珍貴的謙卑,以擁抱我們自己的真相。因為只有那樣,我們才能把握到生命的力量,與受苦的基督在四旬期旅途上同行。

作者李達修神父為嚴規熙篤會隱修士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