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羅馬之稱的澳門
期數
3969
刊登日期
2020.03.13
作者
謝桂英
主曆
主曆 2020 年 03 月 15 日 四旬期第三主日
一九七九年我被派往澳門服務,一去就三十多年。這個有「天主聖名之城」之稱的小城確實有很多獨特之處,經歷兩次世界大戰都平安閃過。二○○三年沙士爆發,廣東省多個城市包括廣州、深圳、珠海及東莞出現疫情,香港的疫情下有很多人染病,近代的人相信記憶猶新,澳門幸好逃過一劫。
我對九澳聖母村印象很深刻,慈幼會胡子義神父於一九六三年從意大利來到澳門九澳服務照顧痲瘋病人。當時交通只靠小船來往澳門及路環,患上痲瘋病就被送到九澳痲瘋村,可說是被遺棄。澳門、路環的小販賣剩的菜、肉等由小船運到碼頭放在路邊,痲瘋病人就出來拾取為生。
胡子義神父來到, 改善了他們的生活。教他們種植蔬菜、養雞。他返澳門請求葡政府幫助、及到各地募捐,建排屋。他請求藥廠捐助藥物幫助痲瘋病人,使病患者病情改善,又教病患者認識天主,大家互稱兄弟姊妹,不再叫麻瘋人。
胡神父將痲瘋村改名為聖母村, 他去各地募捐建聖堂, 路環九澳七苦聖母小堂建於一九六六年, 為九澳居民, 包括治療中的麻瘋病人及教友家庭與附近居民而興建。教堂的北門上有一幅壯觀的青銅色耶穌釘在十字架上畫像, 是由一位意大利雕刻家為九澳居民創作的。這座小堂有十五個門, 如果將所有門打開, 聖堂內會很清涼。坐在聖堂門外遠眺太平洋, 海風吹來, 精神為之振奮。九澳七苦聖母堂開幕時邀請寶血會修女們幫助廚房割雞煮菜餚等,非常熱鬧。
轉眼間已過去, 成為上世紀的事,現今聖母村, 沒有患痲瘋病的兄弟姊妹, 教堂依然屹立存在山上,讓在這裡祈禱的人仍可遠眺望、祝福太平洋往來的大、小船。胡子義神父的足跡遍布路環、九澳,他的傳教心火、愛心永留人間。
作者謝桂英為寶血會修女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