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旬期反思:處疫不驚 尋味初心

期數
3970
刊登日期
2020.03.20
作者
范錦棠
主曆
主曆 2020 年 03 月 22 日 四旬期第四主日

人生的旅程,並非都是鮮花坦途,逆境是成長必經的過程,不要把境況看得那麼壞,要勇敢承擔「疫」境,當困難克服了,困境過去了,就能品嚐到生命的真味。污泥對蓮花而言,並不是詛咒,而是祝福;蛹之於蟬而言,不是阻力,而是成長的動力及強健的養分。蟬一定要經過破蛹的掙扎、奮鬥,才有能力存活並繼續繁衍生命, 世間萬物無不如此。

耶穌曾說:「誰若願意跟隨我,該棄絕自己,背著自己的十字架……」為了疫情的緣故, 教區回應政府的強烈呼籲,暫停所有公開彌撒, 以減低病毒蔓延的風險。儘管聖堂及轄下小堂繼續開放給教友祈禱或朝拜聖體,但主日未能到聖堂參與彌撒的我們卻彷似生活在曠野中,迷失了路向,頓感徬徨、無助、亁涸和納悶。事實上, 在現今的社會環境下,人與人之間、人與天主之間的關係已變得更疏離、更隔膜。

較早前,基督青年行(C Y A)聯同聖雅各伯堂籌辦了一個送暖活動,需要招募青年教友協助,把口罩和一些抗疫用品分贈給油塘區內的長者。可惜,有些教友因為懼怕疫情不願意報名, 更拒絕讓子女參加。對於他們的憂慮,我們是理解的。然而,這個愛德行動所惠及的長者都是極需要我們關懷和幫助的,義工們只要將物資送到長者居住的大堂,讓他們下來領取便可,實在不用過於惶恐害怕。況且新冠肺炎續於全球各地肆虐,相信在短期內也難望完結,難道我們要無止境的呆等自困下去嗎? 

身處前線的醫護人員為了市民的健康,堅持使命、救傷扶危、緊守崗位,他們無私的大愛精神非常值得學習。我確信只要做好保護自己的措施,我們應該重回正常的生活,用正面的態度去迎戰目前的困局。

耶穌基督是道路、真理和生命,只有和祂建立一個深度和恆久的關係,我們才可以安然面對世界種種挑戰和困難,活出基督徒作鹽作光的使命。 「正如身體沒有靈魂是死的,同樣信德沒有行為也是死的。」(雅二26 ) 

同一件事情,有人選擇婉言迴避,有人選擇勇敢面對。三月八日「送暖活動」當天,芸芸的義工團隊中有兩組是家庭組合,分別是一家三口和兩母子。在這個人人自危的時候,竟然有家長願意帶同子女到來服務,真的令人既欣慰又感動。霎時間令我聯想起塞巴斯特的四十聖人(The Forty Martyrs)為信仰殉道,一位母親曾說道: 「孩子,走吧!好好與你的同伴一起把這條路走盡,不要在最後關頭畏縮!堅持到底!」

在瑪竇福音廿六章,伯多祿曾對耶穌說: 「即使眾人都為你的緣故跌倒, 我決不會跌倒。」……「即使我該同你一起死,我也決不會不認你。」結果,伯多祿還是被耶穌言中,在雞叫以前, 他三次背主。當考驗到來時,有多少人能堅守承諾,挺得過去,堅持到底呢! 

「行百里者半九十」,倘若人生的路程是一百里,走到九十里也只能算是才開始一半,愈接近目標╱終點就愈困難。我們對信仰亦如是, 很多人在初領洗時,總是滿腔熱忱、雄心壯志, 可是隨著時間流逝,慢慢就沒有了動力,沒有了毅力。所以,在遭受挫折時,我們應設法恢復當初的信念,立下貫徹到底的決心。處逆境時要尋味領洗時的初心,面對「疫」境的挑戰,用正面的態度去處理,做好本份之後,把一切交託天主,因衪自會照料。

• 作者范錦棠神父為聖雅各伯堂主任司鐸╱聖雅各伯堂供稿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