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士康復護士何詠怡:心態正面重衛生 有助防疫

期數
3971
刊登日期
2020.03.27
主曆
主曆 2020 年 03 月 29 日 四旬期第五主日

(本報訊)信徒護士何詠怡在二○○三年的非典型肺炎中康復過來,對於目前的疫情,她認為要盡本分做好防疫措施,持正面心態,不用過度緊張,其餘的便交託給天主。

何詠怡二○○三年已在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深切治療部工作,她三月十三日對本報說,「沙士在三月初開始爆發,當時病人送到深切治療部時情況已轉差,需要插喉,更有的離世。直至約四月尾,我持續發燒至三十九度,要抽血和照肺,後來確診感染沙士」。

她說,幸好她在疫情後期才染病,病徵也不太嚴重,「我是醫院內最後一位確診的醫護人員,卻是最早康復離院的」,康復後也沒有後遺症。她慶幸自己好彩,也認為家人的愛護與關懷,加上她常抱持正面心態,這都有助康復進度。

沙士時她當了護士一年,當醫院要接收確診沙士病人後,她便不回家以免把病毒傳給家人;與她同住的母親和姊姊則特意送她聖牌頸鏈。後來她確診,家人便聯絡相熟且專責探訪沙士病人的李志源神父探病。「我住在醫院時,家人也不能前來探望,當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進入病房:是李神父來為我傅油和聽告解,那時很感動。辦告解讓我放下憂慮,心情輕鬆了,萬一真的打敗仗,我也可以在天堂上。」

她住院隔離後,她床前放了姊姊送來的聖母像和十字架,「每天下午三時,我便望著聖母像和十字架誦念慈悲串經,也繼續戴上家人給我的聖牌」。

現已婚並育有兩女的何詠怡說,目前院方安排她照顧其他非新冠肺炎的病重病人。回看十七年前與現在的抗疫工作,她指當年沙士是由零開始,許多防疫工作也要逐步建立,目前「已有沙士的抗疫經驗,要做好防護,戴口罩、勤洗手,也要保持樂觀的心情。做好本分,便不用害怕。」(高)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