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疫情下的社會傳播工作

期數
3971
刊登日期
2020.03.27
主曆
主曆 2020 年 03 月 29 日 四旬期第五主日

公教報總編輯阮秀美修女三月十五日任內辭世,安息主懷。她是其中一位任期最長的總編輯(2005-2020),任內著力推動公教報培育教友的角色, 亦從不同層面推動教會內的文字和出版工作,例如是親自策劃和推行過寫作培訓班;又陪伴公教報同事在鞏固傳統紙媒的同時,也發展新媒體工作。在此為她獻上祈禱,也請她繼續在天上紀念教會的社會傳播工作。

文字福傳與培育,傳媒紙本與新媒體,疫情下突顯了它們所面對的挑戰與機遇。

疫情吹襲香港,教區暫停彌撒,教會團體都舉行不少網上活動和禮儀,教友亦不時上網尋找教會資訊。近日一些信眾,亦在盡量減少社交生活的前提下,開展網上共同祈禱活動,人在家中,各自處於不同地區,祈禱把眾人連成一線。還有網上的即時性和傳播力,這都是網上空間的特質和強項。

然而,疫情下多留家中,指頭游走手機電腦屏幕的同時,若能安靜下來拾起書本報刊閱讀,那是另一種情懷和樂趣。

英國《衛報》三月初報導,疫情吹襲也吹起了關於瘟疫的小說的銷量:卡繆的《瘟疫》,史提芬金(Stephen King)的《末日逼近》等等。那麼,教會的閱讀情況又如何? 

普遍市道不景氣的環境下,本地聖保祿書局的修女指出, 座落太子區商場的書局人流少了,來購書的人則多找禮儀書(以配合直播彌撒)和祈禱書。

閱讀有助減壓,讓人投入書中世界,暫時放下生活中的壓力。安靜下來閱讀,可減慢人們急速的節奏,放鬆身體肌肉。英國薩塞克斯大學二○○九年一項關於閱讀與健康的調查指出,閱讀減壓的功效,比停下來喝一杯熱茶或聽音樂來得快。

在寧靜與平和中,我們也能夠親近自己,聆聽天主聖言。

疫情打亂了多國的社會步伐,比方在全球化浪潮下的今日,歐美多國都出現限制邊境出入,甚或封城不讓市民隨便外出上街;有關此肺炎的資訊亦困擾眾多人靈。在香港,人們同樣因疫情而擔心,學生長時間停課要留家學習,市道下滑基層市民生計受影響。

天主教媒體在這情況下的角色是甚麼?是在發放資訊時促進市民的團結互助;是要讓人明白在憂心的另一面是對生活和生命的重視,是要讓動盪之中,讓更多人聽見基層人士的微弱聲音。聖言成了血肉,寄居在我們中間。這聖言在今日不同媒體的面貌中,同樣要繼續通傳開去,讓人在憂心之時,開始見到福音的平安與喜樂。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