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講道】春陽薰風

期數
3971
刊登日期
2020.03.27
作者
黃錦文
主曆
主曆 2020 年 03 月 29 日 四旬期第五主日

四旬期第五主日(甲年讀經)

讀經一:則三十七 12 ﹣ 14 ∣ 答唱:130 ∣ 讀經二:羅八 8 ﹣ 11 ∣ 福音:若十一 1 ﹣ 45 

仲春。主日。輔大淨心堂前,芳草涵碧。深藍的天際,是南中國海的倒影。

朝暉灑滿草地,為綠草披上一層金衣。

疫情嚴峻,感恩祭移師戶外。醉人薰風,從台灣海峽吹送。輕撫每人的心胸。

春日薰風,讓我想起近日回歸天國的和為貴神父。廿二年前,香港回歸祖國以後,收拾簡單的行裝,乘仲夏夢班機,飛越台灣海峽, 來到輔大,繼續神學的旅程。和神父是當時的神學院長。

和神父來自西班牙,曾在額我略大學專研深度心理學,是團體修士的培育者。無論陰晴,總見一抹春陽掛在神父面龐。每次見神父,一小時的生活輔導, 如沐春風。溫情的教導,不失理性的嚴謹。神父情感與理性的平衡,教人想起高等法院法律女神手中的天秤… 

幾十年來,和神父陪伴許多人走信仰的路。前年身患癌症,治療期間,仍繼續牧民輔導,臉上常掛著陽光。今年孟春,神父已踏上生命終極之旅。春節後來台,逕往頤福園探望,簡單聊了幾句,便拉上房門,讓神父好好休息。仲春夜間,神父曾夢見天國。果然,不多幾天,一個平常的晚上,神父未及告別,便乘單程天國列車離去, 卻在所有人心中,留下溫煦的春陽,放射著愛與希望。

公元前五八六年, 巴比倫入侵,耶路撒冷淪陷,猶大國滅亡。其後,厄匝克耳先知以枯骨復生的圖像,預言以色列民族的復興( 則三七1— 14 ) 。以民(猶太人)在巴比倫感到絕望,自比枯骨,然而上主卻預言,要親自打開猶太人的墳墓,將自己的神注入人民生命中,領他們回到以色列的地域。以民從枯骨到活人,從絕望到充滿希望,見證上主是以民的唯一希望。上主愛以民, 只要忠於祂的召喚, 無論環境如何絕望,天主必會照顧。

枯骨復生的圖像,雖然並非基督復活的預像,因為復生和復活,是本質完全不同的事實,卻見證了上主是信實的主,帶給人愛與盼望。

福音記載耶穌復生拉匝祿的事蹟(若十一1— 45 )。住在伯達尼的馬爾大和瑪利亞姊妹,派人通知耶穌,其弟拉匝祿病重。主回答說:「這病不致於死,只為彰顯天主的光榮,並為叫人子因此受到光榮。」之後,故意在原地多留兩天,直至拉匝祿死去第四天,才到達墳前。耶穌看見瑪利亞和猶太人哭泣,也心神傷感,流淚滿面。然而耶穌並非為拉匝祿的死而流淚,因為主知道拉匝祿必會復生。主是為猶太人的無信而流淚。當耶穌命令人挪開墓門石頭時,瑪爾大提醒他拉匝祿已在墓中四天,遺體已發臭了。在場一些人語帶諷刺,質疑耶穌的權能: 「這個開了瞎子眼睛的,豈不能使這人也不死嗎?」猶太人的無信, 昭然若揭。為了堅固猶太人的信心,石頭挪開後,耶穌舉目向天祈禱:「父啊,我感謝你!因為你俯聽了我……但我說這話,是為了四周站立的群眾,好叫他們信是你派遣了我。」說完這話便大喊:「拉匝祿!出來罷!」死者便出來,腳和手都纏著布條,面上還蒙著汗巾,象徵拉匝祿仍活在死亡的捆綁中,日後還會再死。耶穌復活後,只餘空墳,布條和汗巾都留在墓中,象徵主耶穌徹底戰勝死亡,不再受死亡的束縛。復生只是肉體的起死回生, 復活卻是整個人,包括肉體和靈魂,進入永恆的生命,永不再死。聖保祿教導信友(羅八8— 11 ),藉著信德,基督已住在我們內,將基督從死者中復活的聖神,必會使我們的肉體和靈魂一同復活。復生的拉匝祿確定再死,但主內復活的人,卻藉參予主的逾越奧跡,和主出死入生,進入永恆天國。

萬里無雲, 春風輕撫大地。風聲中,恍惚聽到天國悠揚的樂韻。和神父慈愛的面容,像溫馨的陽光在心中朗耀。宇宙充盈愛與希望。

主日講道由慈幼會張心銳、香港教區的左旭華和黃君右,以及耶穌會黃錦文四位神父輪流執筆。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