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宗座外方傳教女修會丁禮順修女 創辦保祿六世書院服務女生成長
宗座外方傳教女修會丁禮順修女(Theresa P a t h i c k a l)來港逾五十年,與該會的保祿六世書院一起走過五十年,見證葵青區內女生的成長,這位從印度來港傳教的修女說,自己的修道歷程,回應了上主對亞巴郎的話:「離開你的故鄉、你的家族和父家,往我指給你的地方去。」(創十二1)
丁修女生於印度Kerala的公教家庭,家族幾代也是天主教徒,她姑姐也是修女;她在十一兄弟姊妹中排行第三,其中一名姊姊和一名妹妹也是傳教士,但與她加入同一修會的妹妹在加入修會後一年、十七歲便因病離世。
對於往海外傳教,她說:「我離開了家人,被召選來到香港,而天主時常與我在一起,不論怎樣祂時常也臨在,令我在香港服務多年也一直感到祂的護佑」。
丁禮順從小學至大學也在修會學校讀書, 班上同學每天也在聖堂祈禱,自小在良好的宗教氛圍下成長。她十六歲完成中五後,很渴望加入修會,可是當時她父親認為她年紀小希望她繼續升學。一年後,一九六二年她十七歲, 終可在印度加入宗座外方傳教會,在接受培育的同時,到大學修讀科學。
六五年她發初願,六八年成為會內首位印度修女獲派遣往海外傳教。與她一起來港的, 還有另一意大利修女,兩人於六九年創立保祿六世書院,一年後即七○年丁修女也在香港發永願了。
獲派來港前,她其實也不知道香港在甚麼地方,她只知道當時這裡需要修女辦學,「我不認識香港,作為傳教士等候長上派遣。其時香港教區的白英奇主教邀請修會來港,協助開辦一所女子中學,以回應六十年代葵涌區女生升學的需要」,於是剛完成學業的丁修女便奉派來港。
保祿六世書院創校校長
保祿六世書院開校時,丁修女擔任校長, 同時任教科學及宗教科,首年已收錄五班共二百二十位中一生,當時校方約聘請了六、七名教師,最初以收取成績稍遜的學生為主,目前學校已發展為區內有名的女子英文中學。
能夠為區內女生提供五十年教育,丁修女說:「那時經濟不理想,父母雙職,女生雖然生活清貧,卻很好學,勤力學英語。」學校秉承修會的「愛與服務」的精神,讓學生認識宗教信仰,也藉著教育幫助基層家庭脫貧。
丁修女最先在保祿六世書院擔任創校校長, 長達十二年;由八一至八八年擔任校監,八八至九五年在羅馬出任傳教會的副總會長,九五年返港後再任校監五年。二○○○年她獲選為修會總會長至○六年,期間她有機會到各地探訪傳教士,了解她們如何推動傳教工作。○七年退任總會長後,她回港當修會在香港負責人,至一四年退任後,便參與探監服務至今。
服務在囚人士見證耶穌臨在
目前,丁修女定時到羅湖懲教所,探望菲律賓籍和一些來自非洲的在囚人士。她說在探訪中看到耶穌的臨在,「他們不少人要坐牢十多年。香港不是他們的家鄉,往往沒有其他人去探訪他們」。丁修女也會按囚友需要,送給他們一些書本、潤膚露、洗頭液等,亦試過幫在囚者配眼鏡。
「因為我餓了, 你們給了我吃的… … 我在監裡; 你們來探望了我。」( 瑪廿五35-36)丁修女認為服務無分貴賤,只要是有需要便會幫忙,她說:「每次我去探訪時也會想到耶穌在此,近日有囚友的母親過身,他擔心女兒沒人照顧。我無法直接協助他處理問題,惟有成為他的聆聽者,幫助他們紓解情緒」。
本學年是保祿六世書院創校五十年,丁修女說:「學校服務讓我認識到很多青年,一直也希望能使學校成為家庭,師生共同建立良好關係」。她的舊生當中,有的已為祖母,間或會去探望她;也有的已移居海外,但仍會寫信給修女感謝當年教導的道德觀,即使她們並非教徒,女生也得到全人照顧,學習到愛、尊重與服務。(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