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小品】慈悲的逾越 逾越的慈悲

期數
3974
刊登日期
2020.04.17
作者
伍維烈
主曆
主曆 2020 年 04 月 19 日 復活期第二主日

四十天的四旬期與五十天的復活期,中間夾了一個聖週及以一個慈悲主日結束的八日慶期。那麼到底那個才是核心? 是逾越?是慈悲? 

記得年少無知時,剛念神學,明白禮儀與信仰的關係,學會了逾越三日就是慶祝信仰的高峰,不可替代。當來自波蘭傅天娜修女的神聖慈悲敬禮剛流行時,發現有許多地方擺放了私下印製的單張。細看之下,不太明白,為甚麼發自耶穌的是紅光、白光,不是血和水?為甚麼本來為瑪利亞的玫瑰念珠,拿來敬禮主的神聖慈悲?為甚麼主耶穌一定要人在某特定形式的聖像前祈禱?為甚麼神聖慈悲的九日敬禮,由聖週五開始,橫跨復活主日,而最隆重的慶祝放在復活八日慶期的第八天,即復活期第二主日?還有, 初期流傳的中文單張,沒有列明准印者,沒有出版人,到底可靠嗎?別忘記,那時互聯網仍未普及,不能馬上Google一下求多一些資訊。一連串的問題,又不見本地的神職界的解說,便覺得可疑。

後來得悉這敬禮有各本地教會及後來宗座的許可;而同樣來自波蘭的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 還正式把復活第二主日定名為慈悲主日,我就明白這有教會的核准,還納入禮儀生活之中。心中疑問儘管仍未完全得解答,但接受教會的訓導。回顧教會歷史中,多少的敬禮是陸續加入,又或更改、甚至刪除,為豐富教友的信仰。例如,一般敬禮、不論對信仰中的某一點,或對聖母及聖人的敬禮,都是由個人開始(可能因為一些奇跡)、延伸至本地小團體,地方教會,逐漸成為普世教會的信仰表達;起初是禮儀外的敬禮,後來成為禮儀中的必行的敬禮。這個轉變,顯出教會明白到信仰的核心,可以因應不同時代的徵兆及天主子民的需要,而有所適應。例如現今的耶穌聖心敬禮,由聖瑪加利大於一六七三年看到顯現,到接受、認可、核准、推廣,到一八五七年聖心節日的頒布,經過了漫長的時間,教會虛心但謹慎的辨別。

注意到,這些牽涉到基督的慶祝,大都是與禮儀年緊扣,以基督降生及逾越為參考。基督君王、耶穌聖名等紀念,是按聖誕節計算;同樣, 苦難耶穌、天主聖三、耶穌聖體、耶穌聖心、永恆大司祭等禮儀日,也是以復活節的出現日子來計算。由此可見,基督降生及逾越在信仰中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如此看來,救主慈悲既然目前鎖定在復活節第二主日,那麼基督的慈悲一定是與他的逾越有密切關係。回顧基督在世,不論是透過教導或奇跡,一直以言以行彰顯天主父的慈悲。正是這樣,惹來反對、及遭陷害致無辜受不公的死刑。但基督神聖的愛情戰勝死亡,終於復活、升天, 成就了慈悲的救世計劃,還吸引無數男女,逾越多少的自我,逾越歪曲的價值,追隨慈悲的足跡,延續慈悲的使命,活現天主慈悲的面容,直至大家一起逾越現世生命的侷限,進入永恆慈悲的懷抱中。

本欄作者:伍維烈、何家怡、梁偉才、梁達材、麥琬淑和黄漱芳輪流執筆。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