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神學期刊 推動本地化與培育

期數
3980
刊登日期
2020.05.29
主曆
主曆 2020 年 05 月 31 日 五旬節主日

(本報特稿)華人教會孕育過好些神學期刊,它們不單只促進神學研究與教友培育,亦疏理當代神學思潮,讓教會與社會文化對話, 好能更適切地回應當前處境。

教會回應禮儀與靈修等牧民需要的同時,也透過文字工作反思神學,這促使神學在文化中經歷轉化以至創新。

與此同時, 這些文字工作見證華人培育工作以至神學學術的成果, 其中, 香港教會內的神學期刊,便參與帶動研究與普及兩方面的發展,這些刊物更成為神學研究者與神學生重要參考。

去年慶祝創刊三十周年的神學期刊《神思》,深入淺出探討生活中的靈修幅度,從而幫助更多人認識不同的神學議題,這種文字工作是神學本地化的重要經驗。

香港《神思》創刊逾三十年 推動神學普及化

多年來,《神思》刊載了近千篇漢語神學文章主要探討本地神學處境,涉獵聖經以至倫理等課題, 這凝聚了本地神學家,同時為後進提供發表園地。《神思》去年五月一期(121)主題為「神思創刊三十年:回顧與展望」,內容是修道人神學教授與平信徒神學畢業生的合作成果,創刊的主編吳智勳神父期望繼續藉此推動漢語神學的發展,同時體現梵二在合一以及宗教交談方面的精神。

本地另一份重要的期刊是聖神修院神哲學院一九七七年創刊的《神學年刊》,它從學術層面推動本地神學發展。而平信徒在神哲學院接受培育後,也在這本期刊發表論文,從教友生活帶出神學的更多面向。

台灣輔大《神學論集》 探討華人地區處境

若放眼整個華人教會,台灣方面早已透過文字工作帶動本地化。台灣天主教輔仁大學神學院(現天主教輔仁聖博敏神學院)一九六九年創刊的《神學論集》,除了剖析當地處境, 也兼顧兩岸的牧民需要,以至普世教會的神學思潮,集合神學、禮儀和牧民專家的意見去回應教會與社會需要,也紀錄了一些神學研習活動的內容,同時整合華人神學家的經驗,如房志榮與張春申等學者神父。

在牧民處境之外,教會亦讓神學跟其他學科對話。在香港,天主教研究中心的《天主教研究學報》收錄有關梵二以至聖經等教會研究文章外, 也從歷史、倫理、科學及社會科學等帶出教會在社會的參與,也藉此整理該中心的研究經驗。

與此同時, 漢語神學工作者重視與中國文化交談,其中原道交流學會與意大利瑪柴拉塔「利瑪竇研究中心」合作出版《天主教思想與文化》期刊,便匯聚漢語神學的本地化的研究成果,文章內容涵蓋信仰與東西文化,以至宗教之間的對話。

如今中文神學期刊可謂百花齊放,幫助信徒承接梵二的交談與對話精神,從信仰去回應當前社會需要。(鄧)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