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專公教畢業生談前景 視社會危機為人生歷練

期數
3981
刊登日期
2020.06.05
主曆
主曆 2020 年 06 月 07 日 天主聖三節

(本報訊)疫情下經濟不穩定,有信徒應屆畢業生對前景意見不一,但都視當前的社會危機為成長機會,也希望忠於自己的志向去決定前路。

剛卸任理工大學天主教同學會會長的梁俊傑說,社會復甦是官民的共同願望,他說:「對於香港社會從疫情後恢復過來一事,我比較樂觀,因為相信大家不甘於原地踏步。」

畢業生梁俊傑:青年不怕捱苦

「當前的危機,為我們這一代是個歷練。」梁俊傑上月對本報說,既然二○○三年那屆畢業生都捱過了「沙士」,現今一代也會捱過這難關。對於有報導指部份企業延遲或取消招聘,修讀化學的梁俊傑說,仍有廠商願意招聘化學系的畢業生,但修其他學科的畢業生反映相應的職位空缺減少了。

梁俊傑認為這一代青年不怕捱苦,「同時重視追求志向, 若然感到值得,便樂意付出」; 他在學時完成了兩輪實習,「旺季時工作時間為朝七時半至晚上十二時,這樣我都捱過了」,最近他從事有關市場推廣的兼職工作,以裝備自己,希望往後從事能接觸人群的工作。

畢業生龔兆麒:社會狀況減青年信心

浸會大學天主教同學會去屆幹事龔兆麒早前對本報說,社會氣氛削弱了青年的信心,他指這一代青年處境較為艱難,需要比其他世代的人更努力。

龔兆麒修讀歷史學與香港研究的副學位,他說目前在社會所見的與書本所學互相呼應,「回顧六七暴動以至中英就香港談判,便會了解當前問題的由來⋯⋯而思考過程也令人非常不安,因為香港變了很多,一國兩制未夠五十年就變了現在的版本」。

「社會運動期間,新聞報導有很多被打、尖叫以至輕生的畫面,令人情緒波動。」龔兆麒指社運以至疫情期間停課,影響了青年學習,但這也讓他們反思刻下的社會問題。

他雖然已獲本地大學取錄完成學士學位課程,但擔心「香港未來發展空間收窄,商業社會也不重視人文學科」,故此已成功申請到海外升學。

「這一代香港青年比較艱難,缺乏機會,面對社會環境要逆流而上。」他感謝天主教同學會神師陪伴,也慶幸能透過處理課堂外的會務,學習待人接物。

他說即使日後身在海外, 也會參與教會團體以延續信仰。(鄧)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