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委會鼓勵領養與寄養 開設臉書群組互相支持

期數
3982
刊登日期
2020.06.12
主曆
主曆 2020 年 06 月 14 日 基督聖體聖血節

(本報訊)願意打開家門,成為領養或寄養家庭,也是回應耶穌容孩近我的教誨,但領養過程,也充滿挑戰。教區婚姻與家庭牧民委員會近日便開設臉書群組,讓以上公教家庭分享經驗,互相支持。

婚委會關顧生命事工牧民幹事陳麗嫦報說,「公教領養父母」和「公教寄養父母」兩個群組是彼此分享經驗與信仰,結集更大力量去支援這些有需要的兒童。

陳麗嫦說,不論是領養或寄養家庭的父母,在沒有血緣關係下仍給予兒童無條件的愛,此愛德行為很值得在慶祝父親節期間推廣。她期望群組內的成員日後也能影響更多家庭加入領養或寄養行列。

信徒陳穎與丈夫於六年前領養當時只有兩個月大的男嬰,她說,「本來失去家庭的孩子,來到這裡可以給他有一個永久及充滿愛的家庭,我們為能夠參與及見證他的成長而感恩」。

她婚後與丈夫一直期待新生命來臨,可是期間她兩次小產,顧及身體狀況下考慮領養孩子,「小產令我經驗生命的無常,生命是天主給我們的一份珍貴禮物, 在祈禱中分辨到我倆或許沒有作為生父母的條件,但有能力領養孩子。」經過一年考慮後,他倆決定申請領養孩子。陳穎認為,領養家庭群組,有助同路人分享經驗,領養父母儘管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可是孩子長大後也會意識到自己與生父母分離的缺失,「作為領養父母需要接納及陪伴孩子的成長,不少小朋友需要一個永久的家,領養孩子也是公教父母的使命。」

婚委會助理執行秘書何文康指出,公教夫婦被召叫領受婚配聖事,在天主前立約為生命服務,承諾對生命開放,收養無家的小孩子,即使子女並非血親,也可作為屬靈方面的父母親, 「願意打開家中的門,接收有需要照顧的小孩,已是耶穌『讓小孩子到我跟前來』的回應」。(高) 

 • 重溫陳穎分享,見以下網址:https://youtu.be/WQBwmwwBPPE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