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職爸爸照顧四孩子 教友蔡家昌與子女一起成長
(本報訊)曾任天主教大專聯會牧民工作者和中學教師的信徒蔡家昌,四年前成為全職爸爸,在本年父親節前太太誕下家中第四名孩子。以往當校長的夢想暫未實現,他卻認為陪伴孩子很重要:「成為全職爸爸,孩子的臨在使我有更大的成長,孩子也感受到家人時時與他們在一起。」
阿昌在中文大學修讀心理學,○九年畢業後任職天主教大專聯會牧民工作者兩年,於一一年轉職到天主教中學任教,曾想過當校長以落實教育理念,也讓老師更靈活地教學。一四年結婚後,孩子相繼出世,他想到要為孩子付出更多,於二○一六年暑期、二囡出世前便辭退教職,轉為全職爸爸。
放下教席當全職爸爸
昔日教書時,每天花上三小時車程由屯門往返大埔上班,即使準時下班每天也帶著學生作業回家批改。但回家後要先帶孩子散步一會,再回家吃晚餐,為孩子洗澡就寢,基本上作業也是原封不動地帶回學校。
直到二囡將近出世時,「我與太太再三思量,希望親身帶孩子」,由於阿昌的太太任職手術室護士,阿昌是合約教師,相比之下太太的收入相對穩定,於是便由他當上全職爸爸。
全職照顧孩子,他提醒自己「子女從不是家庭的問題」,但是每天料理家務、打點子女起居等,也要編排每天日程,有時也與子女的關係出現張力,但從中也跟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
全天候育兒更了解子女個性
回想自己的家庭,阿昌說父親勤力,為給予家人安穩的生活,每天返兩份工,家人成功抽中居屋後,原本有穩定工作的父親選擇離職以取得一筆過補償金供樓,再轉為巴士司機,「為了家人,父親願意離開自己的舒適區,父親常對我說,『老豆養仔,仔養仔』,父親不求自己過去付出有所回報,只求把其精神傳給下一代」。他表示受父親影響,更令他放心成為全職爸爸。
「別人一聽到全職爸爸便產生好奇,有如套上一頂光環,認為父親作了重大犧牲去育兒,其實我們與全職媽媽沒有分別。」阿昌說,身邊有不少全職爸爸:他四個孩子的代父是一例,他讀碩士時同樣有同學辭去社工工作照顧孩子,更在網上寫下靈修日記分享育兒逸事。
平日阿昌定會帶孩子到公園玩,不用上學時,就會親親大自然,他形容孩子是:「一堆天使時常在我身邊打轉,看到他們出生是最開心,也見證成長里程碑。」
他見證長子允祈學懂踏單車,幾個子女成功戒尿片,二囡可期已能數算一至五十⋯⋯在育兒中看著他們的成長在不知不覺間發生,令他體會到生命的奇妙。
留時間拍拖維繫夫妻關係
成為全職爸爸後,他學習綱琴以放鬆心情,在照顧子女時,阿昌也不忘維繫夫妻關係,「每星期定有一次與太太拍拖,孩子暫交予外婆照顧,有時會看電影、逛街,或閒談等,因為當照顧好自己便能把兒女也能照顧好」。
剛於六月四日出生的四囡知其,他說:「好開心在家中又多一個祝福,小孩子提醒我去成長,讓我做好自己,與孩子一起發掘更多可能」。
阿昌希望在子女成長的歷程中,全時間培養子女對德行的追求,懷著信、望、愛面對世界,這便是他當全職爸爸的重要使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