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代人】在家抗疫——從漫威到占士邦

期數
3983
刊登日期
2020.06.19
作者
主曆
主曆 2020 年 06 月 21 日 常年期第十二主日

終於見到這個悠長的抗疫「長假」的終點了。這三、四個月來,不少父母都十分頭痛——要如何填滿孩子鬱在家中的時間表呢?但再想想,其實難以填滿的時間表,豈只是孩子的?筆者早前跟一位三十出頭的青年阿雄(化名)傾談,說起疫情下長時間留在家中的困難和挑戰。自己也待在家中,卻沒法跟家中兩老好好相處,困獸鬥時,才發現家中兩老的時間表一樣難於填滿。

自去年起,一屋兩代人因為對社會事件的不同看法而陷於冷戰。平日上班忙,仍可得過且過。疫情下阿雄也被迫放無薪假,日日待在家中, 就難以避開對方了。「家裡局促的氣氛真的很難受。」阿雄說。「其實過去大半年以來,跟他們沒話說,平日我會返回自己房間看手機。除了吃飯,自己都不出房了,不想跟他們吵鬧。」

阿雄說父親剛退休不久,以往沒有疫情,家中兩老會約朋友去喝早茶吃點心、到圖書館看書讀報紙、逛街市超市買便宜貨,偶爾也參加本地或海外的旅行團。但疫情之下,所有的活動都不能進行,他們每天都「宅」在家中看電視。

每日對著兩老,阿雄開始反省與兩老的關係。為甚麼之前總是相對無言的呢?是因為看著新聞片段而鬧得面紅耳赤嗎?他也忘了跟兩老吵過多少次了,總之他就不再跟兩老一起看電視,回家就躲進房間,減少不歡而散的場景。但他現在不想這種日子繼續下去了。 

於是,在一個電視大台如常播著無聊節目的日子,阿雄決定重新進駐客廳,在家中的電視裝上電視串流平台,並播放自己喜愛的英雄片。

「你幹甚麼?」雄爸問。

「電視節目太無聊,我幫你們添一個串流平台,不用錢的。我播放西片給你看好嗎?《復仇者聯盟》你應該沒有看過的。」阿雄說。

雄爸一臉不滿,正要發作時。雄媽插咀說︰ 

「我看過了,上次在你姐家中,你的外甥在看。我看了一會。」

「嘩,電影《復仇者》都識, 好看嗎?」雄追問。

「看不明白,不知小朋友為甚麼這樣沉迷。」雄媽說。

「多看一次便明白了。再不明白我解釋給你聽,你便跟孫仔有話題了。」

阿雄沒有等他老爸抗議,便播起電影來,其實那已是一齣十年前的電影,但兩老也看得投入,嘖嘖稱奇。而且,兩老也突然變成了好奇的小孩子,問題多多的。

「為甚麼那個人胸口會發光的?」

「為甚麼那個男人會變綠色怪物?」

「為甚麼……」

突然間,阿雄發現原來和家中的兩老仍然「有計傾」。

「還想看嗎?這個系列的英雄片有廿多齣,而且還在拍攝新的系列。你們在家無事,也可以找來看。」阿雄說。

「廿幾齣,比占士邦還要多?」雄爸問。

「這個平台有沒有占士邦?以前辛康納利做的占士邦好有型。」雄媽說。

於是阿雄就在平台上尋找兩老想看的占士邦,和兩老看起新新舊舊的占士邦來。那次之後,阿雄發現兩代人之間的不了解,是因為大家都不了解對方看到的世界是怎樣的。阿雄告訴筆者,與父母翻看電影讓他突然明白到父母的世界觀,同時父母肯看看新的電影也讓他很開心。

「老實說,我仍然不敢跟他們一起看新聞,但看看電影或其他節目還可以吧。」阿雄總結說︰「現實中太多爭拗,不會達成共識。但我想在虛構的電影世界中,也會反映出大家的想法。就算大家對劇情互不同意,也不至於會牽動到大家的情緒吧。」

去年是教區的青年年,教區鼓勵大家去了解青年人的想法。無論成效如何,今年何不由青年自己做起,試試與父母互相推介電影來看,去了解對方喜歡怎樣的電影、怎樣的世界, 重新打開話題的匣子,拉近兩代人的關係? 

•本專欄由教區青年牧民委員會「青委之友」供稿

廣告